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走,喝豆汁儿去

时间:2024-04-2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沈晓萍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喝豆汁儿枉来北京”,对照此话,感觉自己被秒回“小白”。    

  几年前,我曾读过汪曾祺先生的《豆汁儿》,五六百字的小文写尽了老北京的烟火气和对皇城根的儿时记忆,让我对这道北京小吃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豆汁儿味怪,何以让人趋之若鹜呢?”也许这就是名人大家所撰文章带来的文化驱动力吧。后来,我又读到了蔡澜先生的《一个人的美食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写出了“有人爱有人不爱”因人迥异的饮食观,让我对豆汁儿产生了强烈的憧憬心,“豆汁儿=美食+文化,何以成为老北京文化标识的?”这也许是美食大拿自带的流量引力吧。还有近年来,一个个诸如“北京最惨的食物”“馊豆浆”“暗黑料理夺魂汤”等网络标签,也成功撩拨起了这道“横跨乡野吃食与宫廷御膳”的体验心——走,喝豆汁去!    

  其实,喝豆汁儿前,做点心理建设是很有必要的。结合本人经历,为了给自己的胃做足“餐前动员”,我还是花了点精力补了点“文化课”的。比如我读到清代雪印轩主《燕都小食品杂咏》的记载,有云“糟粕居然可做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论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曾评论道:“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汪曾祺在《豆汁儿》中这样写到“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一酸香!”你看,虽然还没有尝试喝豆汁儿,但这些文字间流淌出了其制作流程、视觉口感、标配餐套、百姓口碑,这些文字给了你一副生动的场景画面和所有美好的想象。当然,我还查了一些关于豆汁儿的健康科学知识,据说科学家对其作了DNA测序,鉴定乳酸乳球菌、乳酸杆菌、链球菌、醋酸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汁儿的发酵过程。豆汁儿作为天然发酵食品,其安全性很好、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等营养物质,常喝豆汁儿,清热解毒、健脾养胃以及促进消化。时尚界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每去北京,必喝豆汁儿。   

  既来之,则尝之吧。这次在北京前门,一家网红店的改良版豆汁儿,了却了我心头萦绕多年的念想。接下来,有机会再去一趟护国寺早摊,干个大碗就更圆满了。哈哈,想要知道味道如何?答曰“汝之甘醴,彼之砒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