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主站
您的位置:首页->文化礼堂
“村里来了文化特派员”系列报道:灯彩+柴草!这个文化特派员为乡村点燃艺术新花火!
发表时间:2024 05-11    来源: 海宁文明网

2023年12月,我市积极响应嘉兴市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工作,择优选定了20名文化特派员。他们带着各自的专业特长,陆续走进各村(社区)开展指导工作。即日起推出《村里来了特派员》系列报道,带你一起走近这些特派员,看看他们如何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乡村文化振兴添力赋能。

近日,在马桥街道湖塘社区文化礼堂,一件件造型独特、美观精致的灯彩作品让居民们大饱眼福。在文化特派员张峻伟的讲解下,大家正近距离地集中感受硖石灯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据了解,张峻伟是硖石灯彩嘉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95年起从事硖石灯彩制作。近年来,他不断探索灯彩题材、造型、色彩、内涵等元素,创作出了一系列创意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展出并获奖。

 

当天,张峻伟为居民们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硖石灯彩体验课,他不仅详细讲解了其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还带来了自己的代表作品进行现场展示。通过生动地讲述和现场演示,让居民们深入了解了硖石灯彩的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

 

现场,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还有人饶有兴趣地与张峻伟展开探讨交流。居民朱国龙是社区里的文化积极分子,十分热衷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他说:“我之前参加过经编布贴画、皮贴画等活动,觉得特别有意思。”在他看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海宁的非遗文化得以发扬传承。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文化特派员,张峻伟的任务不仅是展示硖石灯彩的魅力,还需要深入挖掘社区的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他了解到,此前社区利用优秀民俗、农耕等文化资源,发展出了“柴草编织”的特色文化。

因此,未来他计划在这一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将硖石灯彩与柴草编织有机融合,探索出更多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文化产品,为湖塘社区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当天体验课结束后,张峻伟仔细调研了社区内的“柴草编织”文化,全面了解其制作技艺,并与社区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烈地交流商讨。他提到,“比如我们可以把柴草编织造型的部分用灯彩替代,这样一来,这个作品粗中有细,而且还能亮起来,更有观赏价值。”

 

张峻伟认为,柴草编织与硖石灯彩在制作技艺上各有特色,前者粗犷,后者细腻。因此,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既保持各自的特点,又能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是他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接下来,我会和社区积极沟通交流,也通过举办灯彩和柴草的制作活动,发动广大群众一同参与进来,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湖塘社区文化品牌更加鲜明。”

责任编辑:卜 梦斐

浙ICP备09092972号 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海宁市文明办主办 技术支持:海宁新闻网
办公地址: 海宁市海州西路226号行政中心一号楼 E-mail:hnwmb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