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召开的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攻坚战怎么打?将有哪些配套政策?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门做了回应。

  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从“保交楼”到当下的“保交房”,一字之差,反映政策力度的加大。

  “推动项目按时保质交付,让老百姓按合同约定如期拿到验收合格的房子”“对穷尽手段仍然无法交房的,该走司法途径的要走司法途径,在司法处置中同样要把保护好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强调,要将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分类处置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保交房攻坚战要打好,项目筹资是首要关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

  董建国强调,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城市政府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满足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做好保交房工作,还要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妥善处置盘活存量土地。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说,明确支持地方政府以合理价格收回企业无力继续开发的闲置土地,或者收购司法以及破产拍卖中流拍的土地。这些土地收回、收购以后,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还可以用于建设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周边住宅配套条件等。具体的政策中,有加大资金支持、给予税费支持、简化工作流程等多项支持措施。他强调,政策对地方明确了要求,收回、收购土地应当量力而行,统筹考虑项目收支平衡,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