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养鸭新方式:赶鸭子上架
2024-05-16 09:41:00  来源:南通日报  作者:卢兆欣 唐佳美  
1
听新闻

蛋鸭离水登“陆”,住上了智能化“公寓”;一名管家日理万“鸭”,“一条龙”服务两万羽蛋鸭;饲料全自动投喂,中央集蛋线替代传统的人工捡蛋……千百年来,鸭子一直生活在水里。然而在江苏瑞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里的蛋鸭住进了“公寓”。海安参照蛋鸡笼养方式,在全省率先开辟了蛋鸭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新路径。

水禽变“旱鸭”,“赶鸭子上架”不容易

“嘎嘎嘎……”来到位于海安市李堡镇曹园村的江苏瑞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蛋鸭养殖基地,远远就听见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鸭子叫声。

走进鸭舍,映入眼帘的是5列装满鸭子的铁架子,每列架子有5层,摆放着一排排铁笼,每个笼子里有两只鸭子。食料采取来回移动喂食,喂水有触碰式的饮水乳头,鸭子们或采食,或饮水,悠闲自得。

鸭子作为水禽,传统的规模化养殖多为平养,被赶上架适应“公寓”生活,并非一蹴而就。“鸭子是临水而生的家禽,想要‘赶鸭子上架’,采取集中规模化养殖并不容易。”公司总经理陈健告诉记者,目前蛋鸭基本是国内纯种自繁自养,大部分适合大自然式的养殖。与鸡不同的是,鸭的应激性更强,容易受到惊吓引起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且恢复慢,甚至死亡等应激反应。十多年前他们就开始摸索笼养鸭的方式,前两年在全国各地考察,学习成功的经验。

去年11月,第一批青年麻鸭买回来以后,由于不适应笼养环境,造成了它们不会在笼中饮水,不会吃料,5天内死了1万多只,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公司很快吸取教训,并寻找解决办法,对症下药。今年1月,第二批蛋鸭买回来以后,技术人员先把它们放进过渡棚里,待其“学会”饮水采食后再放进鸭笼。通过不断的摸索再加上合理的管理,现在蛋鸭们已经可以正常采食、饮水,并且产蛋率正常,实现了从“水鸭”变“旱鸭”的转变。

一个单间两个“舍友”,追求集约绿色高效

住“楼房”、吹空调,蛋鸭笼养项目带来了与传统家禽养殖不一样的“科技感”。

记者在现场看到,约两层楼高的鸭笼被隔成5个“上下铺”,每两只蛋鸭住在一个笼子单间,成了一对“舍友”。“每层单间高0.8米,温度维持在20℃,湿度在60%左右。”陈健介绍,太热、太冷鸭子产蛋量都会减少,传统散养的产蛋期只有4—6个月,而恒温条件下,鸭子产蛋期最长可达10个月。一个笼子养两只,既解决了传统养殖容易发生疾病传染的问题,也排除了密度过大导致“踩踏”发生的风险。

瑞辰农业所在区域原先是李堡镇曹园鸭场,大棚散养环保等问题突出。去年7月,当地探索蛋鸭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引入海安市婷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设立子公司,参照蛋鸡阶梯式笼养模式,投资1亿元新建全省规模最大的蛋鸭养殖综合体。

在这里,蛋鸭的饲料是全自动化统一调配,投食槽来回移动投喂;德国进口的中央集蛋线,替代传统的人工捡蛋,且破蛋率低;鸭粪通过传送带及时运出鸭舍,经干湿分离处理后,被制成有机肥出售。目前,这些蛋鸭每天产蛋量达10吨。

端午节临近,咸鸭蛋进入产销旺季。在洗蛋车间,一枚枚鸭蛋经清洗、杀菌等程序,随后被打包送往加工中心腌制加工成咸鸭蛋、松花蛋等,送往五芳斋、盒马等食品企业和商超。

产学研合作,探索“笼养鸭”行业新标准

“随着土地越来越紧张,集约化高效养殖是大势所趋。”婷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加圣说,以前大棚养鸭,一名工人最多养5000只,而在基地,一栋鸭舍存栏约2.58万只,只需一名“鸭管家”。目前,该基地已建成8栋鸭舍,3栋入驻蛋鸭,存栏8万多羽。今年8月,待设备全部安装到位,蛋鸭饲养量将达20多万羽,年新增销售额1亿多元。

过去,蛋鸭大棚放养容易污染环境,智能化的全套笼养可以实现蛋鸭离水养殖和洁蛋生产,进一步提高了蛋品及成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婷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将与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进行合作,建立产学研研究机构,共同研究“笼养鸭”的育种、育雏、饲养、产蛋等行业标准,推动蛋鸭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个项目目前全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通过十多年摸索、积累的经验在做。”曹加圣介绍,他们正筹划与高校合作,预计今年建立产学研研究机构。“机构落成后,我们会把蛋鸭整个产蛋期从光照、饲料等方面进行严格地调控,并制定‘笼养鸭’行业标准,从而以更成熟、更节约、更环保的方式推广这一技术。”

标签:蛋鸭;笼养;鸭子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