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关注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访谈的主题是“小切口构建大体系-常州市出台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支出预算标准,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相关内容,访谈邀请到常州市财政局副局长李军,常州市投资评审效能中心主任朱敏涵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领导们,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2022-05-19 09:00:45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通过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2-05-19 09:01:30
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 2022-05-19 09:02:08
好的,今天的在线交流时间约一个小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参与,下面开始提问。 2022-05-19 09:03:30
请问这个《支出标准》具体是指什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 2022-05-19 09:05:24
《支出标准》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提出的。在2021年,市财政局会同市教育局等部门,先行先试,出台了常州市市级初中、高中新建项目支出预算标准,这次出台了幼儿园、小学建设项目的支出标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支出标准》包含综合预算指标、分项预算指标,以及辅助参考明细三部分。其中综合预算指标为统领指标,明确了不同规模学校建设的最高限额;分项预算指标为明细指标,明确了不同单体功能楼建设的最高限额;辅助参考明细是对综合指标和分项指标的细化和补充。三项指标由总到分、有机统一,共同为保障学校建设需求、实现办学功能保驾护航。 2022-05-19 09:08:15
一是明确新建不同规模学校所需总投资额依据和标准。通过对我市“十三五”期间新建学校项目数据采集、分析修正、复算检验,明确新建小学、幼儿园、初、高中综合指标,不同班级数不同容积率的学校分别对应不同上限值。 2022-05-19 09:10:20
二是明确新建不同功能校舍所需投资额的依据和标准。初、高中分项预算指标包含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体育馆、宿舍楼、食堂六类预算费用标准,每一类标准细分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及基本预备费,每一项标准均与项目特征描述一一对应,直观反映了不同单体功能校舍建设的投资费用。 三是明确不同功能校舍组合设计后如何快速核定投资额。当需要建设的校舍与教学楼、实验楼等分项预算指标不能完全匹配时,可按照校舍的主要功能参照相应分项预算指标进行快速测算。例如,假设将食堂和体育馆组合设计,先判断其主要功能和主体建筑属于食堂或体育馆,再参照相应分项预算指标快速测算。 2022-05-19 09:13:49
四是明确如何满足学校差异性、个性化需求。例如有的学校有室内游泳馆需求,有学校有室外羽毛球场地的需求,有的学校这两者都有。辅助参考明细对每项需求均有详细说明,具体包含室外附属设施、二次精装修、设备、外立面等4类子项,提供了可选择的“菜单式”方案,确保在建设总额有效控制下,实现功能设计最优解。 2022-05-19 09:14:41
《支出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精准科学。由于建设项目类型多样、构成复杂、差异性大、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支出预算标准建设难度较大。市财政、教育部门联合组建项目小组,广泛采集我市“十三五”期间新建、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130个,在此基础上重点采集典型案例样本数据,经数据调整、分析、复算,完善形成《支出标准》,数据形成过程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有效衔接、精准科学。 2、灵活便捷。《支出标准》设置了综合预算指标、分项预算指标、辅助参考明细,为新建不同规模和体量的学校、新建不同单体功能校舍设置了上限值,为学校内外部装修装饰、设备等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提供了“菜单式”选项。指标体系既有上限值,也有参考值,既有总额控制,也有差异需求,为学校建设不同需求提供灵活可操作服务。 2022-05-19 09:16:14
3、动态调整。《支出标准》不是固定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变动、技术改革创新等因素适时动态调整。为便于及时进行动态分析,调整各项指标,《支出标准》对主要材料和人工消耗量指标进行了测算,并构建了学校建设支出数据模型。如果出现市场人、材、机价格波动特别大等客观影响因素,可根据主要材料和人工消耗量快速测算变化,动态调整单价,结合措施费、规费、税金等费用,精准测算分项指标变化,从而科学测算综合指标变化,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建设实际所需投资额,保证标准的实用性。同时,在项目策划初始阶段,仅根据规划面积和班级数量两个条件,就可通过数据模型快速测算综合预算指标,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4、突出前期。前期设计是节约财政资金的重要一环,不同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项目总投资。作为资金管理部门,财政不直接参与项目前期设计,但通过《支出标准》进行总额控制,可主动影响前期设计,促使前期设计不断优化,有效杜绝超标准超规模设计,减少资金浪费、提高使用效益,从而节约财力,科学保障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 2022-05-19 09:18:15
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标准来统一呢?各个学校建设的外形、档次都不尽相同,《支出标准》如何在不同个体中建立统一标准? 2022-05-19 09:18:40
政府投资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复杂性强、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支出标准》出台之前,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项目申报资金偏差较大,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建设成本虚高等问题。《支出标准》的出台,从源头上解决了以上痛点。一是《支出标准》能够有效防范项目超概算问题。《支出标准》出台前普遍存在前期可研不细致、概算编制不科学等问题。依据《支出标准》项目管理方、建设方以及使用方在前期决策、过程实施中均能找到相应标准及依据,为细化项目概算、精准项目管理提供有效参考,提前杜绝项目超概的可能性。二是《支出标准》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前评估探索有重要意义,其方法、理念、经验、数据库为前评估积累了基础,对项目的事后绩效评价也有积极作用,为量化评价指标提供支撑。《支出标准》通过整合归集、科学实施,实现了教育、建设等领域标准的集中体现,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互校修正,推动了标准与项目更契合,落地更精准。 2022-05-19 09:21:14
建设项目确实类型多样、构成复杂、差异性大、专业技术强,在探索《支出标准》过程中,确实众口难调,我们以学校建设需求为出发点,一是满足学校建设基本需求。《支出标准》从大量详实数据中寻找共性,寻求学校需求最大公约数。同时遵循厉行节约原则,去繁存简,杜绝高大上外观装饰,呈现简单大方、经济实用的建筑面貌,符合公共服务要求以及学校建设基本需求。二是彰显学校建设个性化需求。《支出标准》尊重个性,用“菜单”提供多种个性化选择,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三是体现学校建设人性化需求。《支出标准》融入绿色建筑、智慧照明、化解接送车辆拥堵措施等功能,为节能环保、社会治理、广大学子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四是促进学校建设均衡化发展。各辖市区学校建设标准并不完全统一,针对这一情况,财政部门联合教育部门,统一小学、幼儿园学校建设的质量标准、设备标准、绿建标准,在控制“天花板”的同时“兜底线”,体现财政保障公共服务均衡性,促进学校建设均衡化发展。 2022-05-19 09:24:50
标准是怎么建立的呢?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的标准是否科学适用? 2022-05-19 09:25:25
《支出标准》的出台经过了反复论证、测算复核,制定过程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验证:一是确定数据框架。根据数据的深浅程度,建立四级数据框架层层递进。二是采集数据、选取样本。制定数据采集表,广泛采集基础数据形成样本数据库,在样本数据库基础上根据实用性、完整性和相似度精选典型样本数据。三是分析修正数据。采取时间统一、质量统一、设备统一、绿建统一的“四统一”标准,调整项目间数据差异。 2022-05-19 09:28:07
四是测算支出预算标准数据。采用主成本分析法、加权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等方法测算数据。五是复算、校验数据。对数据开展内部试算、外部复算、专家论证三重校验,确保在满足项目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厉行节约、经济适用,同时兼顾长远、便于操作。六是调整完善数据。七是动态管理维护。七个步骤逻辑严密、有效衔接、环环相扣,为科学建立标准夯实基础。 2022-05-19 09:29:55
项目建设单位如何知道是否符合《支出标准》要求呢?是否能用实例形象描述《支出标准》的使用方法? 2022-05-19 09:30:37
《支出标准》的使用方主要有:项目建设单位、项目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资金管理部门和投资评审机构。对于项目建设单位,支出标准的建立,以统一规范、明确细化的方式为其编报项目支出预算提供精准的量化指导;对于项目主管部门,支出预算标准是其审核申报内容,约束和减少预算申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预算编报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有效依据;对于投资主管部门,支出标准是规范项目单位申报,促使项目单位限额设计,科学控制项目总投资,提高项目绩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资金管理部门,支出标准是审核、安排项目支出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有利于用“一把尺子”衡量部门单位同类型项目支出,用公平、公开、量化的方法核定项目预算支出,减少财政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于投资评审机构,支出标准促使总额控制理念由评审阶段提前至项目筹划、申报阶段,财政评审由事后评审变为事前评审,有利于加快评审速度、提升评审效率,推进评审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2022-05-19 09:32:33
支出标准由综合预算指标、分项预算指标以及辅助参考明细三类指标组成。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不再赘述了。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假如要新建一个教学规模为36班的小学,通过查询《常州市小学校舍建筑设计面积指标表》可以得知36班的小学总建筑面积为29998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为5000平方米,地上面积为24998平方米)。将综合预算指标乘以总建筑面积就可以快速得出该所学校需要的总投资。假如需要新建的是一栋综合楼,用分项预算指标乘以计划建造综合楼的建筑面积可以快速计算这栋综合楼需要的投资额。在招标阶段,分项指标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可以协助测算综合楼的设计有没有突破常规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将施工图预算控制在概算以内。在施工过程阶段,辅助参考明细可以为建设单位的招标控制价提供参考,例如室外附属设施中的运动场地中的塑胶跑道,300米6道标准跑道参考价为342万元,200米4道标准跑道参考价为270万元;如学校需要增设心理咨询室,可以根据心理咨询室参考价格进行限额二次精装修设计。 2022-05-19 09:36:35
三级指标体系中上限指标有两项,即综合预算指标上限和分项预算指标,原则上不得突破。分项预算指标中每一项的数据明细及辅助参考明细均为参考值,可在保障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调整使用。 2022-05-19 09:37:26
支出预算标准以过去的样本为基础,面向学校未来发展需求,如幼儿园综合预算指标中增设了地下室功能、小学和幼儿园的综合预算指标和分项预算指标中均增设了绿色建筑设计等功能。 2022-05-19 09:37:50
《支出标准》出台后,对学校建设推进有何益处? 2022-05-19 09:39:36
为了更加有效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更加有力推动更好的教育走在前列,“十四五”期间,我市计划建成投用新建、改扩建学校150所,总投资186亿元,增加学位13.2万个,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入学通道和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合作,按照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和工程造价,制定《支出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建设的指导性和预算编制的精准性。 2022-05-19 09:41:17
一是让预算编制更加精准。通过对每一种单体建筑,比如教学楼、图书馆等的分类别价格核定,可以将学校建设所需资金的测算精确到万元。二是让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在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的同时,让预算审核有据可依,促进学校上报预算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三是让预算编制更加便捷。预算编制和审核的速度将得到大幅提升,加快了项目立项审批,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坚实保障。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新建工程、开放大学(劳动西路校区)原址改扩建工程预算总投资已参照该标准编制,两个项目立项批复所用时间仅仅1个月。项目的快速落地,有效增加了学校学位供给,提升了百姓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2-05-19 09:43:20
当前大宗物品、建筑材料的价格动态变化较快,当出现价格波动时,《支出标准》是否会进行更新? 2022-05-19 09:44:06
市场建筑主要材料和人工费用是动态变化的,不同主材价格涨跌并不同步,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研究建立已出台支出预算标准动态调整相关程序和机制,综合研判支出预算标准调整的合理时机以及调整幅度。在支出预算标准制定过程中,财政部门已经做了动态调整的技术储备,对主要材料和人工消耗量指标进行了测算,即钢筋含量指标、砼含量指标、砌体含量指标和人工含量指标。这四类含量指标代表每平方米所需主要材料和人工的用量,结合价格波动幅度,可快速了解价格变化对综合预算指标和分项预算指标的影响程度。 2022-05-19 09:45:39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已建成,财政部门今后还将对哪些领域建设项目建立支出标准? 2022-05-19 09:46:29
预算支出标准是预算的编制依据,也是预算的执行标准,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前财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人员的定额标准、公用经费标准、差旅费标准、公务接待标准、资产配置标准等等。通俗的讲,预算支出标准,就是将部门花多少钱分解为干什么事、干多少事、要多少钱,然后对每件事逐一形成用钱的标准,每年预算的时候,部门单位就对照标准申请预算。预算支出标准,能够为预算单位提供一个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财政资金使用环境。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支出标准的出台是常州财政在政府投资项目领域探索标准化建设的创新一步,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市“532”发展战略规划,财政部门将选取投资额大、项目数量多、适应性广以及财政评审经验较为丰富的领域,分步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支出预算标准。 2022-05-19 09:50:27
下一步将探索医疗、市政、绿化、布展等领域支出预算标准。医疗类项目主要是包含综合医院;市政类项目主要包含道路、管网;绿化类项目主要包含道路绿化带、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内部绿化、园林绿化等;布展类主要包含纪念馆等展会建设。 2022-05-19 09:52:11
如何保障学校项目建设按照《支出标准》执行呢? 2022-05-19 09:52:38
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各方从“申报、评审、审批、安排”这个四个环节着手,有效确保《支出标准》的执行。 在项目申报阶段,项目主管部门应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求,对照《支出标准》审核项目建设单位申报项目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项目立项审批阶段,投资主管部门可参照《支出标准》审核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总额控制促使项目单位限额设计。 2022-05-19 09:54:28
在财政评审阶段,评审机构将根据《支出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严格控制项目申报总投资额在项目投资主管部门批复总投资内。并将综合预算指标和分项预算指标作为上限,对申报项目的每一子目进行审核,审核时发现超额,将按照《支出标准》核减相应金额,并出具评审报告,作为投资主管部门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在资金安排阶段,财政部门可依据投资主管部门的批复,同时参照评审机构的评审结论,科学合理安排项目预算支出。 2022-05-19 09:55:22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感谢嘉宾们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谢谢! 2022-05-19 09:57:40
13/13条,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