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以“司法关爱”助“诉讼无碍”
2024-05-20 10:12:5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李倩 谢雯琦 胡旦
 

  握拳伸出大拇指点一下,再摆摆手,是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谢雯琦学会的第一个手语,它的意思是“不用谢”。面对每一名来法院办事的残疾人,谢雯琦都先默默告诉自己:他们比普通人参与诉讼多了很多困难,我们的服务更要多想一层、多走一步。

  “法院+残联”,打造“无碍”诉讼环境

  调解室里很安静,谢雯琦与当事人的沟通都靠手语老师冯老师来“翻译”完成。

  原告小石是名聋哑人,被告小吴有听力障碍。两人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同窗,更是要好的朋友。此前小吴因生活困难多次向小石借钱,两年间累计借款16万元,但却没有按时还款。为拿回借款,小石不得已诉至法院。

  因涉及残疾人,立案庭将案件转至“法律助残合作工作室”,并委派法官谢雯琦跟进。“要既解‘事结’,又解‘心结’,搭起当事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尤为重要。”谢雯琦先将小石请到了法院,又通过“移动微法院”视频连线了身处异地的小吴,并从工作室请来了手语老师冯老师担当三人的“翻译”。在手语比划一来一回间,几个人静静地完成了这次“三方会谈”,双方当事人顺利签署了调解协议。

  2022年9月,南山区法院联合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南山残联)成立深圳首家“法律助残合作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南山区法院受理的涉残疾人案件会第一时间转入,残联会协助聘请手语翻译等辅助人员,在案件“诉前—立案—审判—执行”全程协助残疾当事人,工作室也会帮助申请准许陪护人员到庭。与此同时,南山区法院进一步修缮全院盲道、残疾人专用洗手间等无障碍基础设施,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盲文版诉讼指南、助视器等助残设施,全力打造人员配备完整、设施建设齐全的无障碍诉讼环境。

  “法律助残合作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接待了62名残疾人士,提供了56次法律援助、3次手语辅助服务。

  专业赋能,弥补诉讼能力不足

  律师李敏受聘于南山残联,每周她都会到南山区法院的法律助残窗口“上班”,风雨无阻。

  老程是这周第一个光顾这个窗口的当事人,他前些年借给好友10万块钱,朋友迟迟未还。无奈之下,老程打算起诉对方拿回欠款,但他并不了解诉讼程序,且腿脚残疾,行动不便。在法院安保人员的指引下,老程来到了法律助残窗口。

  李敏先拿出简易版的诉讼指引给老程,逐字逐句解释了立案流程,同时联系上立案庭法官助理田苏丹帮助老程申请法律援助。两人先指导老程写好了法援申请书,又协助他起草了起诉状及诉前保全申请书,并帮忙收集和固定了涉案证据。最终,老程顺利立案,并成功申请了法律援助。

  近年来,南山区法院积极联合南山残联搭建残疾人士权益保护协作机制,设立专门的法律助残窗口及残疾人士绿色通道,由残联指派多名常年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律师驻点窗口,专人专岗帮助残疾人走好司法程序。

  在诉前调解阶段,法院联合残联主动了解残疾人士相关诉求,推动纠纷非诉化解;在立案环节,实行网上立案、上门立案、口头立案等形式相结合,便利残疾人士多渠道立案;在审理阶段,依法繁简分流,及早开庭、及时判决、尽快结案,缩短涉残疾人案件办理周期;在执行阶段,对申请执行人为残疾人士的案件加大执行力度,依法从快执结,及时实现残疾人合法权益。

  精准帮扶,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2022年元宵节,胡杨乘坐网约车前往深圳湾公园游玩,在经过隧道时车辆突然追尾前车,事故造成胡杨腰椎骨折,多颗牙齿脱落错位,经鉴定伤残等级一个九级、一个十级,交警判定网约车司机负事故全责。

  胡杨被立刻送往医院治疗,手术费、住院费共计5万余元,医生告知后续治疗费用仍需近20万元,这让家境本就不富裕的胡家人一下陷入了困境。此时,本应负责的司机却不愿出面担责,面对高昂的医疗费,胡家人只好选择起诉事故相关方。

  但医疗费已经掏空了家庭的积蓄,胡家人连诉讼费也拿不出了。焦急之时,南山区法院法官张斯宜给胡家人出了主意:“你们家庭情况特殊,提交一份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法院这边帮助你们申请缓交诉讼费。”胡杨的父母立刻整理了证明材料交给张斯宜,法院第一时间通过了缓交诉讼费的申请,胡杨的案件得以快速进入诉讼程序,后续顺利拿到了残疾赔偿金等理赔费用。

  2022年,南山区法院与南山残联正式签署了《法律助残合作框架协议》,针对残疾人士推出司法救助制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残疾人士,依法落实诉讼费缓减免政策;对因经济困难未委托代理人的残疾当事人,指引并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法院或残联接到残疾当事人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的,引导并帮助当事人及时将案件转交区法律援助机构。

  截至目前,南山区法院已办理29件司法救助案件,其中,救助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残疾当事人4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3万元。

  “我们将继续以‘如我在诉’的拳拳之心,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凝聚各方力量,为残疾人士提供更加细致专业的司法服务,以‘司法关爱’助推‘诉讼无碍’,用司法阳光照亮残疾人前行的路。”谢雯琦表示。

  (文中当事人名字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