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服务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相伴已“九” 破浪出发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5月18日,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以下简称“预警中心”)迎来九岁生日。

  自2015年成立以来,预警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稳步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不断深化“预警+行业”融合服务模式,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标准规范,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作用,推动全国预警信息发布业务规范化、数字化、集约化。

  聚焦预警精准发布:构建全国预警立体发布网络

  九年间,预警中心建成贯穿国、省、市、县四级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发布,为各级政府应急指挥、社会平稳运行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服务基层防灾减灾效益显著。

  锚定“最后一公里”,纵向建立四级联动发布网。建立立体传播网络构建工作机制,实现预警信息分地域、分级别、分灾种精准传播。加强合作,全面对接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3万个应急广播终端。

  聚焦部门合作,横向打通电信发布网。推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国家通信大数据平台全线对接。

  深耕服务能力,开发预警信息公众服务智能产品,实现自动生成预警图文和短视频产品。强化标准建设,实行规范管理,编制《基于手机客户端的预警信息播发规范》等国家标准。

  在这片广袤土地上,预警信息飞遍全国各个角落。据统计,2015年5月至2024年5月1日,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300万余条,送达181亿人次;预警信息已实现平均4分16秒送达公众。截至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8.82%。

  提升预警“叫应”服务能力:搭建平台 强化质效

  在不断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的过程中,如何让预警信息发挥实际效用,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2023年,预警中心打造全国预警“叫应”服务业务,形成一条从发布到反馈的完整链条——

  打造全国预警“叫应”服务信息共享共用平台,初步实现综合实况、预警、“叫应”、联动、灾情服务的全链条分析,为提升重大灾害快速复盘和评估能力及防灾减灾效果检验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2023年7月,在台风“杜苏芮”应急服务中,“全国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叫应’服务快报”正式业务化运行。自“叫应”服务业务开展以来,全国高级别预警“叫应”总次数达5.73万次。

  提升预警发布科技能力:强化技术支撑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广泛地传播,离不开不断科技能力支撑。

  预警中心依托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一期),推进预警信息发布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据了解,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下简称“新国突系统”)具备五项业务运行和应用能力:预警服务大数据全流程监控可实现大数据四级共用,智慧预警发布质量控制能力可高效识别错误,预警信息发布运行管理系统有效提升预警发布管理业务值班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全国预警“叫应”联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四级共享共用,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演练平台可实现预警发布和“叫应”全流程应急演练和效果展演。

  此外,新国突系统已具备六项发布和服务能力:预警信息全国四级互联网共享共用,实现预警数据产品可视化管理;智能预警发布机器人“预小警”实现微信端灾害预警及最新警报类自动化推送;高级别预警靶向发布(红警短信平台)可实现自定义、分灾种、分级别、分人群短信发送;12379电话自动化“叫应”,实现面向责任人和管理人员的自动匹配“叫应”及报送;建设预警发布和“叫应”联动快速评估系统,可对预警发布和“叫应”联动情况实现快速评估分析并形成报告。

  首创“预警+行业”融合服务模式 助力预警信息精准快速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的提升,不仅实现预警信息发布从“大水漫灌”到“精滴细灌”的转变,还为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送去精准靶向的预警服务。

  预警中心开展“预警+重点行业”专项行动,从2020年开始,连续为全国共计300万农机手和农机作业管理人员提供“机收气象精细预警提示产品”直达服务;面向34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共同拓展“预警+农业”服务。在“预警+交通”领域,面向200万卡车司机提供定制化预警信息发布服务,面向150万快递员提供定制化预警信息发布服务。

  聚焦重要预警提醒服务——预警中心通过重要预警推送功能,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国铁集团、应急管理部和中国气象局应急责任人提供台风、暴雨、雷雨大风、大风等4类红色预警信息7707条,短信点对点服务38.54万人次。通过“预小警”机器人在微信群点对面服务472.79万人次。

  发挥龙头作用:提升预警服务质量

  近年来,预警中心全力把“龙头带动作用”落到实处,带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发挥优势,为高质效保安全提供新动能。

  预警中心强化对应急责任人的管理,年度备案100余万人,2023年全国应急责任人预警接收率达96.79%。举办国省市县联动接力联学读书班学习活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强化业务管理顶层设计,组织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警发布新技术培训。

  聚焦业务规范,预警中心组织靶向发布试点省进展工作推进会,推进试点省份试点建设任务及市、县级的对接应用,推动试点发布应急广播播发试点工作方案,并指导试点制定业务规范;带动各地打造地方特色应急广播播发体系。

  聚焦靶向发布,国省联动丰富预警信息发布科技内涵。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一代预警发布系统,实现市县预警信息自动生成、发布对象智慧匹配和靶向发布,特定区域精准发布,分类分级预警信息分策略精准发布,重点人群靶向发布。

  转瞬九载,预警中心风华正茂,矢志不渝奋战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主战场。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的历史坐标上,预警中心将紧扣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要求,着力提升预警发布和“叫应”联动服务能力,试点促进国省协同联动落地,有序开展预警发布效果分析,为亚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灾害预警提供支持帮助。

  (作者:刘丽媛 责任编辑:闫泓)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