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正文

广东:坚定不移强化政治监督
讲究科学方法,在落细落实上下更大功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日期:2024-05-16 14:53:07    

  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突出工作重点,做到内容明确、指向清晰,防止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实践中,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细化工作重点、改进方式方法、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政治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找准切入点  发挥好专项监督优势

  在珠海市斗门区大横琴5.0产业新空间,某新能源公司的大型储能产品生产线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产测试,各式机械发出有节奏的声响。5.0产业新空间具备“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五大特点,是珠海市重点建设的新型产业载体。市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对全市产业新空间建设运营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推动项目建设优质、廉洁、高效。

  与日常监督相比,专项监督具有针对性强、监督力度大、监督效果明显等特点,已经成为做实做细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实践中,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国之大者”,用好用活这一利器,深入开展督查督导,取得较好效果。

  专项监督突出一个“专”字,能够集中专门时间、整合各方力量,小切口对某个领域进行定向突破。以城中村改造专项监督为例,广东省纪委监委出台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工作进度、项目实施、矛盾化解、纪律作风5个工作重点,重点指导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特大城市结合实际细化监督举措。广州市纪委监委按照“一区一策”明确监督重点,梳理出意愿表决、基础数据核查、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等9个阶段的监督链条;佛山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城中村底图数据库,划定中心城区10大重点统筹改造片区,有序推进监督。

  “专”的优势体现在小切口上,更体现在对顽瘴痼疾进行重点攻坚、集中突破上。针对损害营商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广东省纪委监委连续3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在巩固去年开展的6项整治工作基础上,今年重点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拖欠企业账款、限制公平竞争等问题专项治理。其中,针对企业关心的欠款问题,省纪委监委督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全省开展清理整顿,不断擦亮广东一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某混凝土企业投诉后不久,1600万元欠款就陆续得到清偿,这对面临经营困难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结合地方实际,广东省纪委监委还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各自地域特点和行业规律,对专项整治重点任务进行再细化再分解。聚焦民生资金管理使用规范,省纪委监委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督促开展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清理专项行动;着眼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深圳市纪委监委对全市新能源设施项目建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东莞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开展行政审批窗口“微腐败”专项整治……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增加“自选动作”,通过以点促面实现整体提升。

  拧成“一股绳”   同题共答形成工作合力

  “农贸市场未配备消防安全设施”“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不力,数处危房未拆除”……这是汕尾市纪委监委在专项督查报告中列出城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汕尾市纪委监委整合全市监督力量组成6个督查组,以县(市、区)交叉检查方式深入各村(社区),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400多个,推动一个个“环境污点”变成“风景靓点”。

  政治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靠单打独斗,这就需要各方监督力量加强协同配合,在攥指成拳中形成工作合力。随着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完善监督方式、健全联动机制,将各责任主体拧成“一股绳”,像这样的监督检查已经成为工作常态。

  发挥组织作用、系统优势,推动纪检监察各监督主体资源力量有效整合,进一步提升政治监督质效。重大项目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湛江市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力量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进展缓慢项目全面摸排,发现问题、推动解决;云浮市纪委监委明确绿美云浮生态建设等7方面监督重点,采取“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提级监督等方式,组建督查组深入新兴县等地开展督查;惠州市博罗县纪委监委则充分发挥村级监督站“探头”作用,聚焦推进“百千万工程”联合各监督站开展监督检查3000余次,发现问题1300余个。

  既横向拓展,又纵向延伸,在上下贯通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一盘棋格局。在“百千万工程”领域监督中,广东省纪委监委明确7个方面监督重点,提出4个方面监督措施。在省纪委监委统筹指导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细化监督清单,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实现上下监督力量齐发力,如清远市纪委监委印发专项监督工作指引,建立起“市级统筹+县级负责+镇级具体落实”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逐条逐项列出市县镇三级纪委工作任务和监督措施,提高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

  在加强系统内部联合的同时,注重外部衔接。广东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在党内监督主导下贯通各类监督,为服务保障广东现代化建设大局搭建起“全天候”监督网。如在纪巡联动上,广东统筹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与乡村振兴资金管理使用专项巡视,在部署“城中村改造”专项监督的同时对广州等市开展机动巡视,精准发现和督促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在与审计监督联动上,以涉企“三乱两多”问题专项整治为例,省纪委监委指导各地健全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督促及时移送“三乱两多”问题线索,动真碰硬查处了一批腐败和作风问题,形成有力震慑。

  盯住问题改 不断增强政治监督治理效能

  “49次出价,没想到这块地这么抢手!”3月15日,高州市云潭镇新华村1531亩闲置山地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平台成功拍出,最终竞拍价格溢价超800%。近年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风险易发多发、信访举报居高不下。高州市纪委监委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农村集体“三资”电子监管平台,集体资源资产处置、项目合同数据等实现“一键查看”。市纪委监委还督促相关部门对平台进行信息完善和系统优化,增加监督透明度,助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政治监督要取得实效,抓好问题整改是关键。健全动态跟踪、限期办结、督查问责等机制,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督办函等有效抓手……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抓好监督成果运用,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不断把政治监督成效转化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压实责任抓整改,实现“两个责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走进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高低低的红树林成簇生长,目光所及皆是一片青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嘱托,湛江市纪委监委把“红树林之城”建设列入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定期与局分管领导开展座谈,及时掌握最新政策要求、听取意见建议;麻章区纪委监委则督促该区开展红树林领域问题“大起底”,推动压实监管执法职责,建立健全共建共管共护机制。

  形成闭环抓整改,进一步放大监督综合效应。针对“对口支援协作”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项目实施超预算、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省纪委监委转相关单位后,通过列席会议等方式,密切关注整改进展;河源市纪委监委制定“百千万工程”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督导工作方案,对问题整改进行全过程督导,动态掌握进度;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开展新开垦耕地使用管理专项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发出工作提醒函,并对整改情况定期开展“回头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构建政治监督选题、实施、报告、转办、问责、整改、“回头看”的工作流程,实现闭环管理,最大限度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紧盯问题抓整改,政治监督“成色”不断显现,一批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区域软实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阳江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市领导挂点外贸重点企业、联系重点招商项目、利用外资工作联席会议等三项制度,督促市商务局减政便企政策落实,下放外商投资备案权限到县级商务主管部门,且办理时间做到法定时间双减半,实现企业办事只跑一次。良好营商环境助力该市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去年新增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企业14家、限额以上企业139家、超千万美元外资企业3家。

  “坚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巩固拓展政治监督成果,切实取得消除风险隐患、净化政治生态、促进良性发展的效果。”广东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合作单位: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10233762号

      nyqfw@gd.gov.cn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