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青少年多维度感知中原文化魅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05-19 08:30 来源:河南日报

5月15日,在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法国青少年多维度感知中原文化魅力。记者 张新行 摄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中原大地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5月15日至17日,由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北京法国国际学校联合举办的“爱河南·中原行”——北京法国国际学校“华夏溯源中原行”活动举行,25名法国中学生走进安阳、郑州、洛阳,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传承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

  以“字”为媒感受文字新“活”法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安阳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文化基因,汉字的产生及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许多首次来到河南的法国青少年对探寻汉字起源之行期待已久。

  在位于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初二女生于润东对馆内甲骨龟壳表现出浓厚兴趣,“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想到用符号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非常了不起。”而甲骨学堂内的文字华容道、甲骨文拼图、甲骨文拓印等也让她感到惊喜,“这些游戏很有创意,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文字的乐趣。”

  他们还参观了殷墟博物馆新馆和殷墟妇好墓。当殷墟妇好墓的跪坐玉人等商代珍贵文物通过裸眼3D技术呈现出来时,高二女生顾添晔不禁感叹:“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了起来,这种沉浸式体验很有意思。”

  以“武”会友领略武术新风采

  “太帅了!”“这就是中国功夫!”在位于登封少林寺的武术展演大厅内,少林寺武僧团表演的醉拳、螳螂拳、达摩杖、二指禅等,让他们的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初三女生贝爱丽丝告诉记者,今年3月曾来少林寺参加中法武术交流,对少林功夫印象深刻,再次观摩少林武术表演,让她对少林功夫更感兴趣。

  初三学生李佳美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说,自己儿时学过武术,在北京也多次看过武术表演,但此次在少林寺观看中国功夫,依然感到震撼。

  以“史”穿“今”体验古都新活力

  夜晚的应天门外,一排排红灯笼照亮了洛阳这座古城。法国青少年被眼前的景色吸引,迫不及待换上汉服,沉浸式观看《唐宫乐宴》,与“狄仁杰”“太平公主”等历史人物互动。初二女生龚琳雅兴奋地说:“身着汉服进入演出场所,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法国青少年还参观了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得知龙门石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初三女生杜苏琴不禁感叹:“龙门石窟的文化魅力,让我大开眼界。”

  来河南行程紧凑,内容却丰富。从“中国最早的文字”到“功夫圣地”,再到“最早的中国”,这些法国青少年多维度感知中原文化魅力。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当好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把河南的精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记者 沈剑奇 童林 张蕊)

责任编辑:付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