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场会见闻

选择字体:[--]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4-05-21 17:06:18

  初夏的沈阳,牡丹花开展芳姿。5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沈阳召开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及有关部门代表齐聚这座美丽的城市,总结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推动打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版”。

  会议期间,记者跟随代表们调研了牡丹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在会场聆听了参会代表发言,并采访了部分参会代表,深刻感受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牡丹”绽放新容颜

  5月16日上午,参会代表来到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社区书记王晖介绍说,该社区始建于1983年,是沈飞集团职工住宅,现有居民3000余户、1万余人,其中老年人占比40%。改造前,社区环境较差,管道网线老旧,缺少公共服务设施,居民改造意愿十分强烈;改造后,社区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环境焕然一新,特别是增设了便民服务设施,受到居民欢迎和好评。

  二层砖红色小楼是社区综合服务站,改造后由原来的80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平方米,并且增添了很多服务群众的新功能。比如,社区服务大厅、警务室、居民活动用房、阅览室、党群活动中心等。在党群活动中心,几台航空模拟飞行设备吸引了代表们的注意。王晖介绍说:“我们社区居住着很多沈飞集团的职工,孩子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怀揣着航天报国梦。平时,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航空模拟飞行。这个暑假,我们会把航空实验小学的名师课堂引入进来,为孩子们开设航空特色课,激励他们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

  除了“一小”,还有“一老”。牡丹社区老年人较多,为此特别建设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有养老食堂、老年活动室、助浴室、日间照料室等,采取入户、日间照料、长期托管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3+1”模式,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王晖介绍说:“我们还为社区43名独居老人配备了智能手环,平时可以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等身体状况,紧急情况下,老人可以一键呼叫120医疗救援,或向网格员、邻居、亲属等应急求助。”

改造经验亮点多

  当天下午3点,在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场会上,来自北京、重庆等地的7位代表分享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经验做法。

  沈阳将“三问于民”贯穿于城市更新项目决策、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打造群众点赞的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改造前,设计师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征集意见,一区一策、一楼一策为居民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改造中,设立公示板,公示改造内容、参建方信息、监督电话等,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对改造进度、质量实时监管;改造后,实行过程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测评、民意验收制度,居民满意率低于90%的不予验收。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原则,创新实施“1358”工作法,围绕一项总体要求系统谋划,区分三个改造阶段分类指导,完善五个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聚焦八项重点任务有序实施,坚持基础类改造应改尽改、完善类改造因地制宜、提升类改造共同缔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居住品质。

  在政策设计上,浙江省坚持激励引导、因地制宜。比如通过适当增加居住建筑面积、申请住房公积金、减免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提高居民开展自主更新的积极性;试点项目无法达到现行标准和规范,允许通过技术措施以不低于现状条件为底线进行更新。

  依托“老街坊”议事厅、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市区基层治理品牌,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快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步伐,实现老旧小区“改得好”,更要“管得好”。

  针对“群众不积极、社会难参与、民意难统一”三大难点,重庆市九龙坡区按照“群众点单、专业把关、国企包片”的思路,深入探索多方参与模式。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湖南省长沙市坚持保护活化并重,保留城市历史记忆。2019年以来,全市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共修葺历史风貌建筑80多处,打造历史街巷14个。

  广东省广州市鼓励社会资本全链条或分阶段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养等,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以运营收益反哺社区管养。

锚定目标接续干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果丰硕,2019年到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3800多万户、约1亿人。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绩:着力推进“楼道革命”,更新改造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近30万公里,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10.8万部;着力推进“环境革命”,增设停车位32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0.4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68万个,增加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2600多万平方米,增设养老、托育、便民市场等社区服务设施6.8万个;着力推进“管理革命”,把基层党建延伸到小区、楼栋;着力激活社区经济,带动居民对户内家装、家电升级换新,促进养老、托育、餐饮、便利店等社区服务业蓬勃发展,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表示:“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工作要求,持续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系统思维、共同缔造、完善功能、运营思维,真抓实干,高标准完成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费少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坚持系统思维,把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统筹各方面力量推动工作开展。坚持问题导向,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改革来破解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近年来,辽宁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改造规模居全国前列。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魏举峰表示:“从群众需求来看,下一步,我们要推进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住户的生活更加便捷。此外,还要加快推进充电桩安装,让居民出行更加安全。”

  重庆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下足“绣花”功夫,给城市“面子”和市民生活“里子”带来新变化。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岳顺表示:“重庆有8000多个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涉及群众1900万户,截至2023年年底,已改造老旧小区6000多个,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835个,让50万群众得到实惠,确保完成‘十四五’规划改造任务。”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5.21 记者 王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