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杂志社

来源:民族团结杂志社  字号:[ ]

民族团结杂志社是国家民委直属文化事业单位,负责编辑出版《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月刊)以及汉文和蒙古文对照版(双月刊)、汉文和维吾尔文对照版(双月刊)、汉文和哈萨克文对照版(双月刊)、汉文和朝鲜文对照版(双月刊);运营中国民族网、中国民族微信公众号以及民族团结杂志社人民视频号、今日头条号、抖音号等融媒体矩阵平台。《中国民族》杂志创刊于1957年,原名《民族团结》,2001年更名为《中国民族》,属于中央286家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之一、中国记协最新公布的215家会员之一,位列全国性新闻期刊排序第11位,是权威报道中国各民族的国家级综合性时政期刊。

   

《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创刊号(1957年第1期)

创刊以来,在国家民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民族》杂志始终致力于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始终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准确阐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进步和历史变迁,生动报道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就和经验,为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民族新闻宣传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中国民族》集权威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杂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守正创新,积极作为,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和专题专刊,赢得各族各界读者好评。同时,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不断拓展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制作推出了《我们和国旗在一起——56个民族祝福伟大祖国》《我们和党旗在一起——56个民族永远跟党走》等一系列新媒体、融媒体作品,极大提升了《中国民族》的舆论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努力让互联网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版创刊号(1987年第1期)

60多年来,《中国民族》杂志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团结杂志社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和强化融合性的要求,不断加强政刊、学刊融合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内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单位领导

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小林

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邵彬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虞晖

副社长、副总编辑:乌小花

内设部门

办公室、总编室、第一采编部、新媒体中心、第二采编部、第三采编部、人事处、财务处、出版部、对外合作部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

邮编:100013

电话:010-64278522

传真:010-64278522

网址:http://www.56-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