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坚持以“六项行动”深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日期:2024-05-17  来源:浙江省民宗委   字号:[ ]

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三部委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旅游促“三交”计划六项行动为引领,持续壮大浙江文旅特色产业,建立健全游客双向流动机制,大幅提升往来频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质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不断深入。

深入实施价值引领行动。着力在讲解内容、景区宣传、展陈方式、文艺演出等方面充分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宁波市鄞州区将中华文化符号、各民族“三交”史、道中华等内容有机嵌入湾底景区,推出鄞州竹编、金银彩绣、骨木镶嵌、瓷画、盘扣等30多种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文创产品,深度讲好宁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金华市婺城区依托黄大仙文化、双龙文化、婺剧文化、古城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推进“旅游+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让各族群众在文旅体验中实现交往互动。东阳市积极培育红军长征博览城、木雕小镇、蔡希陶故居、木雕博物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阵地,在横店镇域内打造民族团结“一小时和融圈”,举办“圆明风雅集”、“青云集市”、《精忠报国》节目演艺、“繁花似锦”木与绣的民族文化特展等活动。台州府城墙博物馆多维度展示城墙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和功能作用,让各族游客实景式感受古人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结晶。长兴县突出“百万年人类活动史以来的文化史、文明史、宋韵”等文化标识,指导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和乡村博物馆培育“三交”金牌导游,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深入实施骨干培训行动。教育引导本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率,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者。宁波市江北区选拔15名各民族优秀青年讲解员,并深化与高校、社会组织合作招募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志愿者,共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策展、管理、讲解、导游等各方面骨干人才。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建立了两支“之江同心·石榴红”专业队伍,常态化开展“云端”主题党课、红船精神“云上课堂”、红色旅游等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活动,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华市婺城区制定和完善旅游服务标准,强化旅游服务保障,组织“石榴红”志愿服务队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多样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深入实施讲解内容完善行动。引导和支持旅游景区、文博场所对人文类展陈及景点讲解内容予以丰富完善,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临海市民宗局与市文旅集团达成合作意向,针对戚继光纪念馆、江南长城、宋韵诗路文化体验馆等景点,重点培训金牌导游优化讲解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视角,突出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九战九捷英雄事迹,向各族群众带去全新体验。宁波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依托馆内展出的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四抗”历史,以各民族共同抗敌为主题整理提炼讲解词,宣扬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开展“海防海丝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流动博物馆”“海天雄镇我故乡”等主题活动。宁波市江北区建立常态化“实景课堂”,完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慈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挖慈城文化宝库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用鲜活的故事滋润人心》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研实践基地的课程体系,创新性地将慈城旅游产品转换为统一思想和认识的宣传教育阵地。

深入实施展陈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文物古籍所蕴含的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和内涵,创新展陈形式。绍兴鲁迅故里景区推出“三味早读”活动,并推出“觉醒·逐梦”展览,以历史脉络为线索,讲述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进程。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现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革命文物、珍贵文献、档案资料1万余件,通过先后举办《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国革命精神大联展”》《弘扬南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等各种主题展览、临时展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东阳市依托红军长征博览城这一特大型文旅研学景观,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第一次最大范围、最大规模地与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生动展示长征期间民族团结好故事。

深入实施特色资源开发行动。引导支持各地研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线路,推动“学”“游”深度融合,让青少年沉浸式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宁波市鄞州区充分发挥作为宁波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功能作用,推出“道中华·鄞州行”各族青少年研学路线。江北区慈城半浦园累计研发各类特色研学课程,为全市中小学开展国学礼仪、非遗手作、农耕体验、姚江毅行等课程,惠及各民族青少年。临海市举行“府城宋韵”民族团结研学路线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主题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基于宋韵文化传承,创新开发全市首条适合各族青少年参与体验的研学路线。长兴县不断探索“非遗+旅游”模式,打造百叶龙展厅、非遗文化展厅等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推出石榴红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开展“长汶融情”“浙疆一家亲”等青少年融情夏令营。

深入实施试点示范行动。提炼总结推广各地先进经验做法,大力宣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旅游案例,在全省营造参与和支持实施旅游促“三交”的浓厚氛围。“五一”假日期间,“特色文化体验热”成为绍兴旅游消费新场景,书圣故里、新昌大佛寺等景区“春日簪花游园会”等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万千游客;绍兴“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名家作品展”等精品展览吸引游客步入博物馆探寻绍兴文脉。宁波市镇海区不断深化与对口协作地区文化、旅游等全方位合作,着力推动九龙湖旅游度假片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