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滨江地区:专项监督为服刑人员家庭解困
时间:2024-05-16  作者:韩兵 张兴民  来源:检察日报-未来周刊·成长
【字体:  

哈尔滨滨江地区:专项监督为服刑人员家庭解困

她再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3年6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滨江地区检察院检察官对黑龙江省女子监狱13个监区的服刑人员进行事实无人抚养子女保障工作政策宣讲。

“这是你爱吃的水果,还有你一直想要的彩泥……”父母双双入狱的“事实孤儿”兜兜(化名)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滨江地区检察院检察官王欢来到兜兜的外公家,为兜兜送上心仪的礼物。除了定期探访兜兜生活情况,王欢平时还会与兜兜微信聊天,对其开展心理疏导。

近年来,滨江地区检察院(隶属于哈尔滨市检察院,负责哈尔滨市辖区8所成年犯监狱及1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刑事执行法律监督工作)积极探索开展服刑人员家庭解困法律监督专项行动,携手多部门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带去希望与关爱,让他们在阳光下无忧成长。

2023年5月14日,王欢受黑龙江省女子监狱邀请,参加亲情帮教活动。其间,她了解到该监狱存在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因父母双双入狱而被迫辍学,甚至被送往福利机构的情况,遂立即向院领导汇报。十多天后,滨江地区检察院组织召开服刑人员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启动大会,哈尔滨8所监狱的相关人员参会。

经讨论,会议决定由滨江地区检察院牵头,协同哈尔滨市辖区8所监狱,联动民政部门全力筛查所有在押罪犯的子女信息,看看是否存在应当救助而未救助的情况。会后,王欢和同事对黑龙江省女子监狱13个监区的近5000名服刑人员进行了专门宣讲。短短一周时间,辖区服刑人员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数量从宣讲前的110人,增加至274人。

对符合条件的、因父母入狱而无人抚养的本地未成年人和外地未成年人,滨江地区检察院分别将信息推送至哈尔滨市民政局、黑龙江省民政厅,做到当月填报、当月推送,确保相关未成年人在次月起即被纳入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共有210余名此类“事实孤儿”得到救助。

王欢告诉记者,从2023年6月开始,辖区8所监狱的新入罪犯,一经投监先在入监集训监区进行筛查,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建立专人专档,详细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学业等信息,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活动。对于民政部门专项救助金是否足额、及时发放到位,以及是否真正用到被救助儿童身上的问题,滨江地区检察院进行专项监督,对相关监狱应筛查未筛查的行为发送检察建议,督促其整改,对整改不力且继续不作为的,直接向黑龙江省监狱管理机关发送检察建议。

今年以来,滨江地区检察院协同监狱管理机关、民政部门、公安机关等单位,加快数字化法律监督模型的应用和研发。4月23日,经哈尔滨市检察院数据办批准,滨江地区检察院立项创建“服刑人员家庭解困法律监督专项行动”模型,内容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子女职业技能培训”两部分,将辖区8所监狱所有服刑人员及其子女基本情况、黑龙江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专项帮扶人员名单进行比对碰撞,筛查出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对其发放救助金或安排进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

4月27日,滨江地区检察院携手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服刑人员子女长期帮扶协议。双方约定,由检察机关负责定期进校园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未成年犯管教所等场所,并协助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的青少年进行筛选;学校则负责配备优秀教师,为未成年人精准授课等。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红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班组长周晓龙告诉记者,因父母入狱而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不但要忍受物质条件的匮乏,还要忍受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这难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抚平的阴影。滨江地区检察院开展专项监督,让这些孩子在有一定物质保障的条件下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保护,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潜在社会风险的重要举措。

(本报记者韩兵张兴民

[责任编辑: 杨璐嘉 刘易佳]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