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人大代表采风行 | 王作新:让国内外消费者吃到“口福”蔬菜
2024-05-19 00:55:07    来源:黄河新闻网

王作新代表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牛牧瑶)走进闻喜县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翠色欲滴,一派生机盎然。正值农忙时节,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作新也在田间劳作,只见他行走在各个大棚中,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

闻喜县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如今发展为带动15个村庄,面积3000多亩的“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我们合作社种植的蔬菜能满足周边200公里的市场供应,将来,我希望更多的消费者都能吃上我们生产的蔬菜”。谈到蔬菜种植,王作新对记者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王作新已经67岁了,对蔬菜种植怀有一腔热情的他,仍旧承包了几亩地,在田间地头“做实验”。“我就是喜欢种菜,早上5点我就起床了,来地里转转,看着绿油油的蔬菜,心情可美了。”为了让菜农减少损失,王作新坚持带头尝试,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种植成功后,才会在合作社进行推广。 

闻喜县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蔬菜

“为人实在,勇于创新,有责任心”是村民对王作新的评价。确实,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王作新十几年如一日的探索。合作社的大棚开始用竹木搭建,在大风天气,很容易被吹倒,影响蔬菜生产。王作新去陕西杨凌学习现代农业,发现钢架结构大棚更稳固,同时可以通过增加膜布来调节棚内温度,他便带领村民再次去杨凌参观,学习蔬菜种植经验。“现在种菜和以前不同了,要接受新的农业知识信息,学会科学种田。”王作新从未停止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他在农闲之余,报了电大培训班,把学到的新知识和农业种植结合起来,蔬菜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由于蔬菜种得好,许多人来合作社“取经”,他也被相继授予“农村实用人才模范”“山西省蔬菜产业营销大户”“乡土专家”等荣誉称号。

以前,村里生产的蔬菜要销往外地,需要自己雇车,经历长途跋涉,王作新和村民们“遭了不少罪”。合作社成立之初,王作新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蔬菜实现地头销售。因此,他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提高蔬菜品质,打响了“口福”蔬菜品牌。特别是涑川茼蒿,由于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被评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现在合作社通过集中联系客商来村里,统一销售,拥有了稳定的市场渠道,生产的蔬菜供不应求,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

一业兴,则百业兴。随着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大棚管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附近的村民和部分县城里的人都来到合作社打工。合作社周边的餐馆兴旺起来,每到饭点,餐馆就排起长队,好不热闹。王作新兴奋地说,村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等卖了蔬菜,也会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2023年,王作新当选为山西省人大代表,他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一方面,他加强政策理论等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另一方面,他为群众的利益积极建言,履职一年来,他提出多个建议,涉及非遗+文旅、残障儿童康复救助、蔬菜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方面,这些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取得较好的办理成效。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谋福是王作新代表的办社理念。王作新代表觉得现在合作社的蔬菜种植还不能满足蔬菜高端市场的需求,合作社还需要在培养高素质农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因此,他经常前往陕西杨凌、山东寿光等地,调研学习,加快蔬菜种植研发,让人们吃上“满意菜”。“希望闻喜的农产品能够走向全国,走到国际市场,出现在更多人的餐桌上!”

[编辑:牛牧瑶]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