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信息 > 正文

速看!2024年无锡市区中招政策出台

发布时间:2024-05-17 09:11      来源:新吴区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     

  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无锡市区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今年中招录取工作共分四个批次,中招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1日8点至7月3日17点,还有哪些关键信息?一起来看。

关键词:招生计划和范围

  市一中、辅仁高中、梅村高中、天一中学、锡山高中、太湖高中等6所热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包括自主招生计划、指标分配计划和统招计划等。

  梅村高中空港分校、省锡中锡西分校、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招生类型分为区域计划和统招计划。梅村高中空港分校区域计划招生范围为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经开区所属初中和市属初中,省锡中锡西分校区域计划招生范围为惠山区所属初中,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区域计划招生范围为锡山区所属初中。三校的统招计划招生范围为整个市区。

  普通高中统招计划、职业类学校的招生范围均为整个市区。

  国际课程实验班招生范围为整个市区。太湖高中艺术班招生范围为整个市区。市一女中面向全市(含江阴、宜兴)招生。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普职融通试点。

  民办普通高中在审批机关辖区内招生,生源不足的,可由市教育局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的职业高中班面向全市初中毕业听障学生招生,实施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招生。

关键词:指标分配

  继续实行热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的做法。

  市一中、辅仁高中、梅村高中和太湖高中指标生分配范围为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经开区所属初中和市属初中。

  天一中学、锡山高中指标生分配范围分别为锡山区所属初中和惠山区所属初中。

关键词:特色班、特长生

  6所热门高中可以举办科技特色班或招收科技特长生。有条件的高中可以举办艺术、体育特色班或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不超过总招生计划2%)。

关键词:完中直升

  市一女中、湖滨中学、大桥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狄邦文理学校、协和双语学校、匡园双语学校、天一中学少年班根据市教育局批准的完中直升工作方案,按确定的规模、标准和办法实施2024届初三毕业生直升工作。

  上述学校的非直升初三毕业生要求报考其他学校不受限制。

关键词:学业水平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各类学校招生均须以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

  学业水平评价分为学业考试和学业考查。

  报考学前教育(美术、音乐专业)、体育运动(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专业)、司法(刑事执行、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司法信息安全专业)、乘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空中乘务专业)、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表演、表演艺术、播音与主持、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等学校(专业、工种)的考生需根据招生学校相关要求进行面试。报考科技、艺术、体育类特色班或特长生的考生须参加加试。

关键词:体格检查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检。报考教育类、餐饮类、旅游类、食品类、护理类、临床医学类、药学类、药品与医疗器械类、公共管理类等专业的考生体检时须检查肝功能。

关键词:录取批次和志愿填报

  今年中招录取工作共分四个批次。

  提前批次

  录取学校为中职学校的现代职教体系“中职与本科3+4”、“五年制高职与本科5+2”贯通培养项目。

  志愿填报:提前批次设置A、B、C、D、E共5个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至5所相应学校,每个学校志愿设置1个专业志愿。

  第一批次(分三个阶段)

  第一批次第一阶段:录取为市一中、辅仁高中、梅村高中、天一中学、锡山高中、太湖高中的分配、统招及特长生计划。

  志愿填报:第一批次第一阶段录取学校志愿分为“分配”和“统招”二类,分配类设置1个志愿,统招类设置2个志愿。考生可在规定报考范围内选填分配类招生学校1所和统招类招生学校2所。分配类志愿与统招类志愿可以是不同学校。报考本批次(阶段)高中特长生的需填报在统招1志愿。

  第一批次第二阶段:录取为市一中、天一中学、锡山高中、太湖高中的国际课程实验班、太湖高中的艺术特色班以及梅村高中空港分校、省锡中锡西分校、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的区域计划、市一女中。

  志愿填报:第一批次第二阶段录取学校设置2个志愿。

  第一批次第三阶段:录取为市三高中、市北高中、青山高中、市六高中、锡东高中、怀仁高中、洛社高中、玉祁高中、堰桥高中、立人高中、湖滨中学、东北塘中学,梅村高中空港分校、省锡中锡西分校、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的统招计划。

  志愿填报:第一批次第三阶段设置A、B、C共3个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至3所本批次(阶段)高中。报考本批次(阶段)高中特长生的,A志愿必须填报该高中。

  第二批次

  录取学校为其余所有普通高中、普职融通班、职教高考班、五年制高职、有关学校“中职与高职3+3”贯通培养项目、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的高级班、预备技师班、技师班。

  志愿填报:第二批次设置A、B、C、D、E共5个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至5所相应学校。填报职业类学校时每个学校志愿可以填报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第三批次

  录取学校为有关学校的中职类、中级工类专业。

  志愿填报:第三批次设置A、B、C、D、E共5个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至5所相应学校。填报职业类学校时每个学校志愿可以填报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关键词:志愿填报

  考生填报志愿、查询录取结果必须使用密码和动态口令卡。

  为方便学生和家长根据中考成绩选择填报合适理想学校,中招志愿填报安排在中考成绩公布后进行,统一为:7月1日8点至7月3日17点

  各初中学校负责组织、指导本校考生集中网上填报志愿。

  考生填报志愿具体流程:

  1.由市教育考试院给每位考生分配上网用户名、密码;

  2.考生上网登录志愿填报网站,登录后立即修改密码(注意保密);

  3.填报志愿;

  4.根据志愿填报系统的提示,输入动态口令卡密码进行志愿提交,不需要签字确认。

  考生及其监护人对所提交的志愿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负责。

  在填报志愿时间截止之前,考生可修改志愿,志愿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志愿即有效。志愿填报截止后任何人不得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完中直升录取工作在5月20日前完成。

  自主招生预录取、热门高中科技特色班(特长生)的预录取工作在6月22日前完成。

  自主招生、科技特色班(特长生)不得兼报。

  凡与完中直升学校签订录取协议的学生,不得同时与自主招生学校签订预录取协议。

  签订预录取协议但未达到热门高中自主招生和科技特色班(特长生)最低控制线的考生须和普通考生一样填报中招志愿。

  考生报考有寄宿条件的学校,凡需寄宿的必须注明“寄宿”。

关键词:录取工作

  对各热门高中分配生录取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享受分配指标的考生考分应不低于最低控制分数线。

  除热门高中分配生录取外,对提前录取批次、第一批次各阶段、第二批次招生学校、招生项目分别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

  录取以批次(阶段)先后为序。提前批次录取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批次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录取采用传统志愿投档方式,以志愿先后为序。第一批次第三阶段、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的录取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热门高中自主招生的录取根据学校招生方案和学生中考成绩实行同批次(阶段)提前单独录取。热门高中科技特色班(特长生)的录取根据招生学校术科加试和学生中考成绩实行同批次(阶段)提前录取。分配生录取在统招生录取之前进行。分配生录取根据各初中学校分配指标数和考生志愿,按学业考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如有初中学校在热门高中分配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可供录取生源不足,其分配指标用作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其他学校填报该志愿的考生。

  对提前批次、第一批次3个阶段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市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计划,按照相应批次(阶段)最低控制线,对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按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择录。第三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将公布未完成计划,对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按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择录。如通过征求志愿录取仍不能完成计划,经市教育局批准可适当降分录取。

  认真执行“考生须在学籍所在学校读满三年,才具有获得学籍所在学校热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的资格”的规定,所有获得分配指标资格的考生名单由各初中校于中考结束后志愿填报前在校务公开栏公示不少于三个工作日,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各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上如出现考生总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到低排序后依次择录。如语文、数学分数之和仍相同,则录取全部同分考生。

  普通高中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实行同批次(阶段)单独录取,投档分数线根据招生方案单独划定,但不低于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招生方案及预录取名单须在校务公开栏和校园网上公示,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关键词:加分

  烈士子女(凭烈士证明、户口簿)录取时加30分投档。

  因公牺牲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凭因公牺牲证明、户口簿)录取时加20分投档。

  以下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投档:

  (1)获全国“一级、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的公安民警子女、荣立二等功及以上功勋的现职公安民警子女(凭有关奖励证明和户口簿);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凭残疾民警证书和户口簿);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现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凭工作证明和户口簿);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子女(凭市公安局证明和户口簿)。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凭区委统战部证明);港、澳、台(含台湾省籍、台湾户籍)考生(凭通行证、身份证、台胞证、户口簿等)。

  (3)在锡“两院”院士、在锡国家级专家子女(含院士、专家的第三代,凭“院士优待证”或“在锡国家级专家优待证”和户口簿)。

  现役军人子女加分按市相关文件办理。

  若考生具有多项加分条件,则以最高一项计入,不重复加分。

  肢体残疾考生的录取,按照原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关于做好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残疾青年考生工作的通知》(教职字〔1987〕008号)精神办理。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秩序,保障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从2025年起,非应届初中毕业生不得报考公办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科技类特长生(特色班)及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学校,其他四星级高中(含其分校)及热门高中分校录取时中考成绩减30分投档。

关键词:十个严禁

  严禁以各种方式阻止学生参加中考;严禁违规提前招生、以签约等方式承诺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以及未经批设的国际课程班违规招生;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为招生参考依据;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费用;严禁公布、宣传、炒作或变相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来源:无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