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省委科技委亮相背后的两个关键词——

加速度与紧迫感

发布日期:2024-05-14 10:29:09   作者:何冬健   来源:浙江在线  

阅读量:

       5月8日,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杭州召开。这是省委科技委首次亮相。

  攥指成拳,浙江如何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浙江贡献?

  省委科技委首次亮相,有两层现实含义。

  第一, 浙江科技创新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2023年,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蝉联全国第四,稳居第一方阵,研发投入强度达3.15%。

  细数浙江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可以发现,在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上,浙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315”。

  数字人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发明长效智能胰岛素、为钙钛矿光电转化效率打开新大门……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成果背后,是“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加云计算与网络通信、关键生物技术、精细化工与复合材料等15大战略领域的主阵地支撑。每一个战略领域都细化重点方向,排出重大项目,明确重大平台、人才团队,引领省域创新发展。

  第二, 浙江在科技创新上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出发点。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特别是18世纪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催生出了新的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前,我们正处在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到第四次科技革命转变的关键节点,可以说,高规格组建省委科技委,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在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上实现新突破,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换句话说,能不能组织好、运行好省委科技委,关系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系到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能否从现在的全国第四再上一层楼,也关系到“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能否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省委科技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谋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贯通、科创平台提质增效、卡脖子技术攻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一盘棋统筹等“六篇大文章”。这背后是浙江要做好有组织科研的信心与决心。

  纵向上看,中央成立科技委主要是统筹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省一级不一样,市、县更不一样,不同地区之间情况也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与中央层面对应。科技管理职责该集中的还要适当集中,不能把有限的科技资源“撒胡椒面”。

  相关专家指出,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是雨露均沾,更不是文字层面理解的对科研过程予以组织,而是特定的、有目标、有侧重、精准化的科研发展规划。从浙江的顶层设计上,更要“以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优势为基础”。

  有组织科研体现在“科创平台提质增效”大文章的具体方向上,也有这么一句:坚持“少而精、强能力、重贡献”,下决心推动科创平台整合优化。

  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推进会上,首次提出优化聚焦10家省实验室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二者同属一张蓝图。

  改革有烦恼,发展需目标。省委科技委的成立,就是直面这些问题。

  横向上看,近日河南、内蒙古等地省级党委科技委陆续亮相。如河南提出“坚持边建设边聚才、边科研边出成果”“以重大项目需求为牵引打造协同创新体系”等,内蒙古提出首批科技“突围”点位实施方案等,都在有组织科研上及早谋划、全面布局。

  这些“他山之石”的科技探索,对于浙江来说同样是宝贵的经验。

  “以此为契机,强化市场导向,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这是不能忽视的。”与会专家表示,科研尤其原创知识的生产过程,有时候是个人的好奇心、市场需求等因素驱动的结果,浙江应当发挥民营经济大省的优势,在科技大爆发的“寒武纪时代”脱颖而出。

编辑:洪菡婷   责任编辑:洪菡婷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