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访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信访为民解难】让一让 三尺巷 解开邻里“心疙瘩”

发布时间:2024-05-13 15:56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家住宜兴市官林镇义庄村的张某和对门李某因一堵围墙多次引发纠纷,张某多次要求拆除围墙,但李某称当初修砌围墙是得到对方同意的,不能说拆就拆。村委会多次组织调解,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肯让,事情一度陷入僵局。

  多年积怨  求助信访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张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信访部门反映了问题,希望政府出面帮助解决。官林镇接到该事项交办单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与信访人见面听取诉求。在见面沟通中,张某一度情绪激动,工作人员耐心安抚,经过真诚交谈,张某坦言当初修建这堵围墙是经过自己同意的,但是当时是有原因的,如今房屋逐渐老旧,想要进行维修都没办法;虽说这个矛盾不是大事,可是这个疙瘩在他心里已有20多年,如今年纪大了,不想把矛盾再留给下一辈。

  成立专班  调解优先

  详细了解信访事项后,工作人员深感信访的最终目的是“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既要依法依规办理案件,也要解开邻里心结,实质性地化解矛盾纠纷。为此,官林镇根据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按照“调解优先、贯穿全程”的原则,及时启动了调解程序。随后,司法、公安、信访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专班,组织双方当事人在村委进行调解。通过现场实地勘查,发现张某所建的围墙与来访人的附房仅有20厘米的间距,确实对房屋的通风、泄水均有一定影响。虽然来访人的房屋不是生活居住的主房,但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修缮维护。

  解开心结  案结事了

  双方当事人自一见面就争吵不断,李某强调自己是出于安全考虑,张某则称对方自私霸道,调解工作难以推进。专班工作人员果断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分别从现实生活中的“情、理、法”入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动员双方较为亲近的社会关系人一起做工作,最终双方终于解开了“心疙瘩”,各退一步,拆除了围墙并确保后期改建房屋时留有合理的间距。一起农村邻里纠纷通过镇村联动解纷,最终实现就地化解,长达20余年的邻里隔阂也最终消弭。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很多社会事件,都是从一点小矛盾、小问题开始,如果在问题萌芽或者发展的早期不及时妥善处理,常常会引发新的纠纷,甚至衍生成为重大社会隐患。官林镇始终坚持法治化工作理念,把解纷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前期了解、实地勘察、现场调解,找准矛盾症结,以案释法打开双方心结,最终促使纠纷化解,真正实现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抓早抓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产生,最大限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编辑:办公室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