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关注】“新版无锡”的司法色彩——无锡法院服务保障城市更新工作纪实
分享到:
作者:何薇 赵伟  发布时间:2022-02-08 19:49:58 打印 字号: | |

2月8日《江苏法治报》头版头条:

1月26日《无锡日报》A06版:


“新版无锡”的司法色彩

——无锡法院服务保障城市更新工作纪实

何 薇  赵 伟


无锡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司法不失位,更不缺位,而是主动作为,为城市更新着色添彩。

2021年,无锡法院共受理涉城市更新行政诉讼244件,办理相关非诉执行案件300件,涉案面积达到了99万平方米。

全市两级法院审时度势,锚定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城市产业升级、老旧小区改造等核心诉求,在辖区重大项目的保障推进上实施了有益探索,走出一条司法服务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径。


高效调处 让老街旧巷留住文化底蕴

为了保障城市的文脉延续、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无锡法院积极参与到老街腾屋修缮的工作之中。

2021年7月,界泾桥路工程正式启动签约。“这条路打通后,将直达清名桥核心景点,对于连通南长街二期和三期意义非凡。”清名桥街道副主任叶志强介绍。

对此,梁溪法院第一时间召开联络工作会议,就项目政策、司法裁判尺度等进行解读,对可能引发诉讼风险的行为进行重点提示,推动诉讼与非诉讼、行政手段与司法手段的相互衔接、优势互补。

△梁溪法院“党建+网格审务工作站”法官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同时,因老城区范围最广、涉保护古建筑最多,梁溪区建立了覆盖全区的20个“党建+网格审务工作站”,全程参与涉城市更新项目的征收协调化解工作。期间,审务工作站委派驻点法官、调解员与街道办、社区居委等单位多次至项目现场参与调解。

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随着最后一户居民成功签约,界泾桥路道路工程项目圆满完成清点。

“将涉重大项目相关案件引入‘绿色通道’,依托‘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便利高效的司法服务。”这是近期无锡中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依法为城市更新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的举措之一。

为了避免涉诉案件积压,全市法院对涉城市更新案件强化案件节点管控,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快结,为更新行动提供“加速度”;同时,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全力钝化纠纷,让调处成为化解矛盾最舒心的方式。

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主动对接服务运河湾、崇安寺、古运河等无锡重点历史文化片区,参加城市更新相关项目推进会、协调会170余次,发出司法建议3件,口头建议50余次,保障了一大批城市更新项目的签约落地。


府院联动 使城市发展融入科创基因


城市业态的升级离不开空间面貌的改变。2021年8月,宜兴法院周铁法庭接到新庄街道司法所的求助,想让法庭参与诉前化解一起解除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纠纷。

据了解,涉及纠纷的土地面积近400亩,合同解除后可以为“大学新庄、科创新城”的发展规划及项目建设腾出大量用地。

周铁法庭的法官经过多次走访和调查,了解到承包人王某曾在2014年11月与新庄社区居委会签订了一份短期临时租赁经营合同,由于地块情况特殊,合同约定:一旦上级需利用该土地,新庄居委将在6个月之前通知王某,王某则在规定时间内退出。

2018年3月,新庄社区通知王某解除合同,但涉租赁土地面积较大,填土平整、清除种植物等工程量不小,双方在资产处置、租金交付、退还时间等方面一直没能协商成功,这一拖就是3年。

眼看重大项目建设时间越来越近,周铁法庭以解决问题、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一方面与新庄街道办、司法所等单位进行会谈,积极就协商方案的合法性、可行性等提出建议;另一方面,联合司法所组织调解人员多次前往现场勘验,并与王某面对面说理明法。

最终,拿出了一个双方对欠结租金金额、土地返还时间、现场设备处置均认可的解决方案。

△府院联动,召开城市更新司法保障座谈会

盘活低效用地、释放存量空间是城市更新的目标之一。近年来,无锡法院在涉城市更新案件的处理上,强化府院联动机制,尤其是在重大更新项目落实之前,法院主动与住建、街道等相关部门对接,通过分析研判、定期通报、提前介入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方案、调解方案的制定,协同化解了大批行政案件。

宜兴市“大拈花湾”、周杨公路、范蠡大道北延工程、太湖湾科创带等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得以顺利推进。

近期,无锡中院调研组先后至梁溪区、江阴市召开城市更新工作专题调研座谈,积极帮助行政机关解决各类涉法问题,标志着法院依法服务保障城市更新工作的全面铺开。


普法解惑 助老旧小区“涅槃重生”


“法官,小区物业外包后,我的车辆被剐蹭了,物业要承担责任吗?”

“小区施工时,应当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2021年5月25日,在硕放街道新锦园社区举办的“社区改造和物业外包”民主协商议事会上,面对居民的提问,新吴区法院的法官从法律层面上为社区群众答疑解惑。

“自2021年3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以来,居民生活和出行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矛盾纠纷在所难免。”据新锦园社区书记吴卫锋介绍,该小区建筑面积约14.9万平方米,共38栋老旧住宅,涉及居民1219户,由于是早期安置房,小区普遍存在外墙风化、配套设施不全、弱电线缆杂乱等问题。

对此,新吴区法院紧扣群众司法需求,以社区民主协商议事会为载体,深度融入到小区改造矛盾调处中去,围绕物业管理、群租房规制、相邻权处分、老房征收安置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普法说理和矛盾调处两手抓,确保参加一次会议、解决一批难题。

“经过几次现场会,小区改造的争议声明显少了。法官的参与,既树立了威望,又赢得了民心,现在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小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吴卫锋书记感慨。

作为无锡市惠民工程之一,国有物业进驻老旧小区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怎么进?如何管?费用多少?都是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汤巷社区是梁溪区首批国有物业进驻老旧小区试点之一。对此,梁溪法院委派网格法官,定期定点向社区居委提供法律服务,尤其对物业公司的管理职责、小区公共部位广告、停车等费用的收取和支配以及一些老旧小区长期遗留的问题等从法律规定上进行详细解惑,协助汤巷社区顺利完成了国有物业的进驻。

“城市更新不只是简单的旧城旧区改造,而是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在这个过程中,法院提供司法保障是重要一环。如何实现多元解纷,为城市更新平稳进行提供法律指引,让百姓感受到城间烟火的心灵抚慰,是无锡法院下一阶段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无锡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斌实地调研威孚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情况

近日,无锡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斌在调研梁溪区威孚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时,坚定地说:“推进城市更新,司法不能缺位。要立足审判职能,推动各级行政机关在更新行动中依法行政,精准有效保障更新项目的顺利推进,努力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责任编辑:中院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