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科新增专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其中,增设本科新专业24种,2024年起可进行高考招生。新增设专业体现了哪些新特点?将为考生提供怎样的选择?高校招生大幕即将开启,让我们与考生、家长共同关注。[详情]

学位法出台,更好保障高校育才质量

对于高等教育领域来说,近期备受关注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颁布。近日,学位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详情]

2024年高考落幕:崭新开始 无限可能

随着北京、海南等地最后一场考试的交卷铃声响起,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详情]

即时播报:

高考后调适,试试这几个给身心“充电”的小妙招|科普时间

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结束,考生们的心理状态从长时间的紧绷转变为瞬间的释然。未来,考生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产生各种情绪,情绪日记可以成为倾诉心声、释放压力的好伙伴。虽然前方未知与压力并存,但只要考生掌握有效的身心调适技巧,就如同手握明灯,更加从容自信。[详情]

塑造未来人才培育新生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一把新“钥匙”,也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详情]

2024全国高考平安落幕——梦想与奋斗交织 温暖与祝福相伴

6月10日,2024年全国高考顺利落下帷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在这场关键“大考”中,千万学子奋力作答、勇毅逐梦,教育部、各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竭尽全力,为考生保驾护航。[详情]

《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出版发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特别是最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不断增强思政课入脑入心效果,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编写了《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以下简称《面对面》)。该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详情]

教育部提醒:毕业生求职需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在毕业生满怀热情忙于投简历、面试之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躁动”起来,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致使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毕业生的就业权益。[详情]

留学生浙江路桥十里长街花式过端午 感受千年商都文化

乘坐游船、制作汉芳香、品尝长桌宴……端午假期,来自摩洛哥、尼日利亚、孟加拉国、赤道几内亚等国家的16名外国留学生前往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十里长街,参加“激情十里·一举高‘粽’”系列活动,沉浸式体验端午风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详情]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在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

5月30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收到了来自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郑州)的三等奖证书。[详情]

从模联会场,走向世界舞台——2024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见闻

此次大会主题为“和平·发展·共赢”,汇集来自全国150余所大、中学校的约700名代表以模拟各国外交官的方式,共同探讨全球热点问题和国际挑战。[详情]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详情]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召开

5月25日上午,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开幕。[详情]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赴山东开展主题活动

6月2日,天津市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驱动课题组——乐陵丁坞镇深化改革项目组全体成员,走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红色印记探索之旅”主题活动。[详情]

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贵阳成立

5月29日,由小米集团、中山大学、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牵头组建的非独立法人组织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在贵阳成立。[详情]

第六届环丁青少年环保创意活动 获奖作品出炉

环丁青少年环保创意活动已经连续举办6届,始终坚守“创新+环保”的理念,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真诚邀请青少年朋友们,无论作品形式如何,都能尽情挥洒创意,共绘绿色未来。[详情]

新加坡辅仁国际学校发布升学佳绩

长期以来,新加坡辅仁国际学校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杰出的升学成绩享誉业界。辅仁国际学校的历届毕业生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备受世界顶尖院校的青睐,由此成就了众多学子的世界名校梦想。[详情]

筑梦普娃名校路 师成新加坡辅仁

在新加坡繁华的乌节路,有这样一所学校,它不显眼于高楼大厦之间,却给每一位参观过的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辅仁国际学校,一所美得不像学校的学校。二十多年来,辅仁孕育了一批批卓越学子,在这里,普娃也可以升学顶级大学,实现名校梦想。[详情]

浙江东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

为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应急消防管理站联合镇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镇卫生院,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在东林中学开展了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详情]

河南漯河樱桃郭学校开展环保社团系列活动

近日,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樱桃郭学校教育集团樱桃郭校区,孟琰老师带领 “鹦鹉”环保社团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详情]

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在武邑中学揭牌

4月20日,北京大学河北招生组赵恺老师一行莅临河北武邑中学,举行“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授牌仪式。[详情]

第四届形成性教育评价论坛在上海举办

5月17日第四届形成性教育评价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由NWEA(美国西北测评协会)与迈瑞科教育集团(Metrics China)主办。MAP测评基于美国与全球范围庞大的成长数据库,为学校教学、学生学习提供科学的、可靠的第三方学业评估数据。[详情]

第九季SPBCN国际英文拼词大会全国总决选圆满落幕

经过8个月的激烈角逐,第九季“久负盛名·历久弥新”SPBCN国际英文拼词大会全国总决选于5月1日至5月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广大青年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详情]

北京朝阳区首届“展翼未来 才子朝阳”招聘活动国际专场举办

4月27日,首届“展翼未来 才子朝阳”招聘活动国际专场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书香广场)举办。[详情]

时代愿景 吾辈使命(学海泛舟)

党新元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目前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进行建筑物理与可持续性设计博士研究。比利时鲁汶大学有近600年的科研传统,一些研究领域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详情]

论文写作二三事(留学记)

留学期间,论文写作既是重要的学业任务,也是整合知识、输出观点的过程。留学生写作时有哪些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何突破语言障碍?对此,我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详情]

密大学子:记录下我们的留学故事

在密歇根大学,老师常常和中国学生交流互动:商学院的吴迅老师同校友一起赞助中国留学生成立了赛艇队,丰富留学生的生活,锻炼大家的体魄;法学院的几位教授不仅关心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常到中国讲学,对中国文化颇有了解。[详情]

山西开展中职综合高中班试点 试点校每年试点班一般为3至4轨

近日,山西省教育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构建山西高中阶段职普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详情]

福建试点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 首批确定3所本科高校和10所中职学校

福建省教育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3所本科高校和10所中职学校开展试点。[详情]

河南博爱:“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增值赋能

无人机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工业机器人、影视编导……近日,2000多名初中生组团打卡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职教宣传周,他们感慨: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职教。[详情]

中东欧十四国记者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体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5月24日,来自中东欧14个国家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60余名记者汇聚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探讨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外办相关负责人陪同参访。[详情]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探索实践之路

学校立足江门市,面向大湾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新路径,全面助力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新质生产力发展,初步构建起“产教研互利共赢,行企校合作共生”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详情]

让人人皆可出彩 让更好潍坊动力澎湃

2024年潍坊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暨潍坊市首届职教好品展在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围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元宇宙等潍坊重点产业,职教周活动现场全景展示各驻潍职业院校54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群)服务潍坊产业发展情况。[详情]

光明教育

更多»

新一轮专业调整的时代价值

学科专业是高校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实施宏观人才供给调控的关键环节。[详情]

评论观察

更多»

以高质量发展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如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是需要全社会共答的一道必答题。[详情]

友情链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