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身边好人 -> 正文
范韦华:弘扬工匠精神 争当技改排头兵
右江日报  2024-05-15

  弘扬工匠精神 争当技改排头兵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韦华

  3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的2023年“广西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上,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厂蒸发车间副主任韦华走上荣誉殿堂,领取属于他的荣誉。日前,他又荣获了2024年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韦华于2007年4月进入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工作。17年来,他扎根生产一线,潜心钻研工艺技术,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改革,不断攻克制约生产的技术难关,先后获得“中国铝业杯”第十四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氧化铝制取工(蒸发方向)广西选拔赛第一名、“广西技术能手”等荣誉。

  攻坚克难 突破多项技术难关

  在车间多年,韦华不断将理论与生产相结合,在他的带领下,多项技术难题得到破解。

  2022年6月,韦华所在的氧化铝厂蒸发车间2#蒸发站V效蒸发器多管束发生泄漏,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如果停产大修,至少需要花两个月的时间,这将极大影响公司的生产进度。作为车间负责人,韦华必须找到一个既能满足检修需求、又能保障生产的方案。当时放眼整个西南地区,几乎找不到一家有类似经验的企业。为此韦华多次深入生产一线研究,组织同事召开多次会议,最终拿出了“增加隔离流程在线大修”的方案。“经过研究,我们决定增加一个旁路流程,这样就能够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蒸发器进行大修。这个做法在西南地区还没有经验可循,我们也是经过反复讨论后才大胆地决定使用这个方案的。”韦华说。最终,韦华将想法变成了现实,历时50多天,2#蒸发站V效顺利完成全套管束更换工作,蒸发站在隔效运行期间,各项指标正常,生产连续稳定,这一经验做法也为后续其他蒸发站大修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生产一线,韦华“沉得住”“钻得进”“扛得起”,啃下多项技术改革“硬骨头”。蒸发站原液温度超过95℃二次冷凝水跑碱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蒸发车间的生产难题。在2021年,韦华与团队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韦华说:“在一定的负压真空状态下,高温度的原液进入末效蒸发器后蒸发量过大,会造成二次蒸汽带碱,从而导致二次冷凝水碱度超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对此,韦华带领技术团队改进现有除沫器结构,并在第一级原液闪蒸罐内部排汽口加装除沫器,完美解决了跑碱问题。

  守正创新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在日常工作中,韦华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逐一梳理和分析,2021年以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6项,为公司降本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年底,韦华带领技术团队共同研发的《一种可提高蒸发站一次水回水率的回收利用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韦华说:“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蒸发器蒸发出来的冷凝水利用率不高,但这一部分水是很纯净的,完全可以回收利用。”于是,他和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新增了一套水回收系统,成功把冷凝水充分回收,并进行循环利用。这一技术使用后,每年可实现冷凝水回收约40万吨,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230多万元。

  2022年,韦华参与了1#蒸发站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有效提高工序智能化控制水平,蒸发站实现了生产过程全自动控制和一键开、停车,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升关键工艺指标的稳定性,吸引多家同行企业来对标学习。

  针对新生产运行模式下,蒸发原液温度低、新蒸汽消耗高等问题,韦华积极推进管道化溶出机组末闪乏汽余热回收技术改造,利用乏汽加热蒸发原液,提高蒸发站进料温度,项目投用后,每年节约蒸汽成本超1500万元。

  潜心钻研 学徒蜕变技术能手

  在车间的17年时间里,韦华完成了从学徒到技术能手的蜕变。对他来说,不断学习钻研,是完成蜕变的“法宝”。多年来,他系统地学习氧化铝生产工艺,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因此每当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他总是能成为那个拿得出最佳方案的人。韦华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面对新情况时找到新办法,最关键的是以问题为导向,从而进行系统地研究。”为此,他翻阅大量书籍,从网络上查找大量资料,还从行业论文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他还热衷于与同行交流,学习和借鉴不少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车间里的老同志跟他都很熟,因为他常跟“老师傅”们讨教,如今,在“老师傅”们的眼里,这位昔日的学徒已成为车间里的“百科全书”。

  被评为2024年自治区劳动模范后,韦华更坚定了继续扎根生产一线的决心。他说:“这份荣誉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认可,但未来还有很多技术难关等着我们去突破,我将继续立足岗位,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作更多贡献,也为百色建设工业强市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梁力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