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身边好人 -> 正文
王谢龙:戎装褪去初心不忘 扎根基层再建新功
右江日报  2024-05-17

  戎装褪去初心不忘 扎根基层再建新功

  ——记德保县龙光乡徊林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谢龙

  走进百色市德保县龙光乡徊林村,只见一排排甘蔗茎节挺拔,翠绿的甘蔗叶随风舞动,长势喜人。一个身影不停地在甘蔗田垄内来回穿梭,时而与蔗农交流,时而低头查看甘蔗生长情况,他就是徊林村党支部副书记、退役军人王谢龙。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群众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不管是什么困难,我都要和群众去面对和解决,这是我的职责和义务。”王谢龙说。

  勇挑重担,做产业发展的“领头人”

  为了能让徊林村的产业有更好的发展,王谢龙不断摸索,整合资源,经常带领工作队到产业现场实地调研,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各类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发展甘蔗产业初期,为了说服群众种植甘蔗,他以身作则,一头扎进甘蔗种植当中,群众见此也纷纷加入甘蔗产业的队伍,此后,“甜蜜事业”为群众增加了收入,让群众走上了小康之路。目前,徊林村种植甘蔗1700余亩,其中村集体经济甘蔗种植项目100亩,王谢龙自主发展甘蔗种植40余亩,徊林村已成为龙光乡数一数二的甘蔗种植大村。

  2023年,徊林村甘蔗年产值达43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53万元,群众糖料蔗收入在3万元以上,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100元……这是王谢龙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发展甘蔗产业交出的耀眼“成绩单”。

  为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王谢龙多次邀请农业、科技、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到徊林村开展一系列农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创业政策等方面的主题培训,为农村青年创业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让群众的致富路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率先垂范,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足回屯是徊林村最大的屯,村民养殖牛羊数量多,巷道卫生及排水等问题成为难题。为改变过去“脏、乱、差”的村容村貌,王谢龙积极开展村居环境整治,动员群众参与屯里的卫生建设,对屯内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整修道路、抢修自来水引水管线、清理水利引水沟等,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整治,足回屯一改曾经畜过留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平日里,总能看到王谢龙助人为乐的身影,他帮助老人搬运重物,入户了解村民所需,帮助村民种地除草……他默默做着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牢记使命,做退役军人的“模范”

  2004年12月,年仅17岁的王谢龙踏上了从军之路。在部队期间,王谢龙艰苦训练,苦练技能本领,先后获得优秀班长、优秀士官、优秀党员等荣誉并荣立三等功。2009年,心系家乡的王谢龙放弃留队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发展。为更好服务群众,2021年,王谢龙加入徊林村“两委”干部队伍,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在危急时刻王谢龙总能挺身而出,彰显军人本色。2021年某天夜里,屯里有村民欲跳楼轻生,情况十分危急,已躺下休息的王谢龙没有一丝犹豫,第一时间飞奔赶到现场,安排做好应急准备并耐心对轻生者进行劝导,稳定轻生者的情绪,在轻生者欲转身跳下的危急时刻,王谢龙毫不犹豫箭步向前冲,扑身抓住轻生者衣领,使出全身劲儿将其拉住,在拉扯之中王谢龙甚至有一半的身体已经露出楼顶外,但他也丝毫没有松手。最终,在救援人员帮助下,成功将轻生者救下,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平日里,村民们一提起王谢龙,都由衷地称赞他为人处世公道正派,干劲十足,关键时刻冲在前,对群众嘘寒问暖,是群众的知心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王谢龙一直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用青春和热血报效祖国。(黎玉聪 黄花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