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移风易俗 -> 正文
贺州平桂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出新出彩
贺州日报  2024-05-17

  去年以来,贺州市平桂区注重整合资源,抓实常态长效,精心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以阵地辐射、队伍服务、三级联动、文化传承为抓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凝心聚魂。

  发挥阵地辐射作用。该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中心,整合各乡镇(街道)公共服务阵地,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延伸到哪里”的原则,构建“一个中心、N点辐射、全域覆盖、共建共享”的文明实践体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村级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充分融合,实现文明传播阵地共建共享,让文明实践链条向多方延展。该区1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能够因地制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业信息宣传、农业科技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2023年,平桂区获评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个,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个。

  激活队伍共建效能。该区整合宣传、组织、党校、人社、团委、工会、妇联等部门力量资源,同时吸纳乡贤、“五老”、“土专家”、行业代表等,组建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合理的理论宣讲队伍,将理论宣讲由以往区委宣讲团成员宣讲变为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宣讲。该区组织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教授讲理论、行业精英讲专业、先进典型讲事迹、退休干部讲“廉政课”、普通群众讲故事,120支宣讲小分队让宣讲内容更为多元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组织平桂区民族学校教师开展“双语”宣讲,组织“汉语+瑶语”志愿者到大平瑶族乡6个村和鹅塘镇、沙田镇的6个“土瑶”村宣讲,用百姓话说百姓事,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

  整合志愿服务资源。该区完善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结对共建机制,积极发挥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作用,孵化培育了“蒲公英”普法、“蓝朋友”、“田博士”等15个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依托瑶绣等非遗资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举办瑶族盘王节+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瑶绣传习技艺培训等活动,引导各项目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聚,形成以阵地资源为依托、以志愿队伍为基础、以活动项目为牵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今年以来,该区开展“文明暖心”“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

  推进文明素养提升。该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四单”模式,提升群众文明素养。该区选树培育的“土瑶妈妈”姜晚英荣获2023年“八桂楷模”称号并上榜“中国好人榜”;持续开展文明单位(校园)、文明镇(村)等创建活动,发起“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汇聚向上向善强大精神力量;利用“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主题,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与民俗文化充分融合,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等各类文化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作《移风易俗靠你我 文明乡风好处多》作为广西唯一节目参加第四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到北京展演,培育文明新风尚。(何爱芬 叶雪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