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为老服务
多地出现确诊,关于这种病毒您应该知道
2023-08-04 17:40  

  近期,我国多地相继报告了多例猴痘确诊病例,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一些人谈“痘”色变。去年,我们曾经发布过《了解猴痘,有备无患》(点击可查阅该文章),为您介绍了猴痘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猴痘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应对猴痘疫情,7月26日,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印发《猴痘防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猴痘病例为何突然增多?普通人是否存在感染风险?今天就结合《方案》为您介绍,面对本轮猴痘疫情,您需要了解的一些情况。   

  一、传播途径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接触方式包括性接触、抚摸、拥抱和亲吻等,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2022年5月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

  二、临床表现

  猴痘的潜伏期是5-21天,通常是6-13天。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并逐渐发展为脓疱,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大多数猴痘患者在得到适当治疗后可以康复。然而,对于个别高危人群,如免疫系统功能较弱者、孕妇和老年人,猴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对于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感染猴痘病毒后会获得持久免疫力,通常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三、如何预防

  1.预防猴痘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避免直接接触感染源。

  2.避免与猴痘症状者密切接触:如果有人出现猴痘样症状,如发热、皮疹等,应尽量保持距离,避免密切接触。

  3.戴口罩: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猴痘疫情流行的地区,应佩戴口罩,以降低飞沫传播的风险。

  4.避免性接触:猴痘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应避免与猴痘感染者发生性接触。

  5.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直接接触:猴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猴子、猕猴等动物身上,应避免与这些动物直接接触,尤其是生猴子和其他潜在感染源。

  6.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过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接触过感染者后,应立即洗手。

  7.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止病毒的侵入。

  8.接种疫苗:目前已有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上市(JANNEOS疫苗),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病毒效果约为85%,研究表明,在接触猴痘病毒后接种天花疫苗仍旧有效。

  总的来说,一般人群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小,我们要做的就是科学认识猴痘,积极了解防控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好防护,避免恐慌,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来源:国家疾控局官方公众号、人民日报、新华社

  编辑:医疗保健处




 
责编: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146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条2号 E-mail:lgj@mwr.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离退休干部局微信公众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