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为老服务
得了糖尿病,还能不能吃水果?——老年人膳食营养之二十二
2023-11-18 10:45  

  2023年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约30%的老年人患有2型糖尿病,接近或超过50%的老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今天,一起来了解糖尿病相关的营养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糖尿病的防控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更离不开日常的科学饮食。此前我们已经推送过糖尿病饮食的科普文章——《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您吃对了吗》《看过来!一“拳”就能解决糖尿病饮食测算难题》。这次,我们来讨论一个老同志非常关心的话题:

        得了糖尿病,还能不能吃水果?

  由于很多水果口味甘甜,直观上就让人觉得糖分很高,所以很多患有糖尿病的老同志认为自己是不能够吃水果的,吃水果会导致血糖升高,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水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采用正确的方法吃水果,不仅让味蕾得到享受,还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水果种类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选择水果的依据主要是水果的含糖量以及血糖生成指数(GI值)。

  当我们摄入某种食物后,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而后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血糖水平,血糖生成指数能够反映食物让血糖上升的速度。如果某种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高,进入人体后,在胃肠道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后引起高血糖峰值。如血糖生成指数低,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较长,吸收率较低,葡萄糖释放缓慢,导致血糖上升缓慢且稳定。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首选血糖生成指数低、含糖量低的新鲜水果,如苹果、草莓、梨、桃、杏、李子、樱桃、葡萄、柚子等,每天可以摄入200g左右。

  西瓜、石榴、哈密瓜、芒果、菠萝、香蕉等,摄入量应限制在100g以内。

  菠萝蜜、红枣干、葡萄干等,含糖量高、血糖生成指数高,易引起血糖上升,应尽量少吃。

  常见水果的GI值及含糖量

  (因所取食材标准有差异,实际数值可能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仅作参考)

  吃水果时间的选择

        两餐之间是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既能够避免下一餐前低血糖,减少饥饿感,也不会与上一餐叠加,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将水果的摄入分散到一天的不同时间段,而不是集中在一次吃完,这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的变化。

  吃水果的前提条件

        如果血糖还没有控制达标,尽量先不要吃水果,在这个阶段任何含有糖分的食物都会影响血糖,可先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选择水果。

       血糖平稳,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就满足享受水果的先决条件了。每个人对特定水果的反应不同,可以在吃某类水果后2小时自测血糖,根据测定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计划。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只是在吃水果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不能无限制的吃,并且在水果的选择上要尽量多样化,避免过于单一,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均衡。

  编辑:医疗保健处 郑延坤




 
责编: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146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条2号 E-mail:lgj@mwr.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离退休干部局微信公众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