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为老服务
守护健康 成就最好的团圆——元宵节前话养生
2024-02-26 16:00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台戏,农历正月十五日,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阖家团聚,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舞龙灯,热闹喜庆,其乐融融。元宵节的欢聚、热闹,承载和表达了我们期盼生活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美美满满的意愿与祈求。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甲辰龙年的元宵节即将到来,老年人如何能在享受欢乐时光的同时,守护好身体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欢聚时光更要做好慢病管理。

  全身心享受欢乐时光的人们,常常会让规律的作息临时“停摆”,但如果慢病管理也“停摆”了,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诸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慢性代谢性疾病,规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的关键,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即便是在迎来送往,分外忙碌的元宵佳节,也要按照既定的治疗方案规律服药。出现遗漏服药的情况,要采取补救措施。忙里偷闲,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出现明显异常时要及时就医。

  伏案久坐会加重颈椎病、腰椎病患者的症状,所以在进行桌上游戏时要不时地起身活动活动,既可以预防发生颈、肩、腰、背疼痛,也能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元宵虽好,不可多食。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习俗,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圆,还有御春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虽好,但由于它具有高热量、高油脂、难消化的特点,不宜多食。元宵类食品不好消化、胃肠排空慢,吃过元宵后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休息。

  适时春捂,不生杂病。

  今年元宵节在雨水节气之后,初春回暖,气温较前明显提升,但寒潮仍会不时光顾,气温波动较大,“倒春寒”也不能完全避免。当气温回升的时候,皮肤毛孔会逐渐舒张,遇上气温骤降,若衣物单薄,寒邪容易透过毛孔侵入身体,引发疾病。因此,这个时节不宜过快减衣,要坚持适当“春捂”,预防寒邪侵体,给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春捂”原则是“上薄下厚”,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我们可以优先减上衣,但保暖裤还要多穿一阵,谨防寒从脚下起。减上衣时也不能忽略后背和腹部的保暖,可以在减衣的同时增加一件马甲,护住腹和背。

  适当运动,增强正气。

  春乃生发之时,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机。这时候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但能恢复体力,而且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民间就有元宵节“走百病,百病走”的说法。春季运动,对于放飞身心、养情益智、通畅经络、舒展筋骨和增强免疫是大有裨益的。

  这个时期气温仍然比较低,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对于身体较弱的老年人,如果觉得外面太冷,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元宵佳节,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美满、家人团圆的向往,但没有了健康的体魄,团圆喜庆也就失去了绚烂的色彩。有健康的陪伴,才是最好的团圆,才能收获美满、快乐、幸福!

  编辑:医疗保健处 高 玮




 
责编: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146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条2号 E-mail:lgj@mwr.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离退休干部局微信公众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