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为老服务
这些健康的陷阱,您避开了吗?
2024-04-12 17:04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健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人人享健康 共同促健康”。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每个人都渴望健康,愿意为了提高健康水平而调整不良生活习惯。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看似科学的做法却可能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今天就为大家进行盘点。

1.饭后马上散步助消化×

饭后,尤其是饱食后,马上散步或运动,会分流一部分血液供应到运动系统,从而减少了原本应该分布到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使消化功能降低。对于高龄体弱或患有血压异常、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还有可能引发头晕、昏厥等严重不适。


这样才科学



老年人最好饭后休息20分钟——30分钟再散步,速度以1分钟90步为宜,高龄体弱者可以再慢一些,持续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2.洗澡越勤皮肤越健康×

如果皮肤清洁不到位,易导致皮脂、汗液等皮肤分泌物排出受阻,或合并微生物感染,会产生异味或皮肤疾病。但清洁过度,也可能造成皮肤屏障受损,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敏感,诱发或加重湿疹、皮炎等皮肤问题。


这样做才科学



由于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下降,皮肤容易干燥,所以洗澡不宜过于频繁。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清洁剂宜选用中性浴液或香皂,使用柔软的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洗后以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力搓洗。


3.大量补充维生素可以防病保健×

摄入全面和足量的维生素是机体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长期过量摄入也会损害健康。如过量的维生素C有可能导致尿路结石;过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会造成肝脏受损,还可能诱发乏力、骨痛等不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E有引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可能。


这样做才科学



如果需要补充维生素应首先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适当增加新鲜蔬果、大豆、蛋类等食品的摄入。如果通过饮食调节仍不能满足维生素需求,应在营养科医师的专业指导下补充维生素。


4.“清宿便”“排肠毒”×

食物被人体摄入后通过消化吸收等过程,残渣聚集凝固成粪便,最终排出体外,这个动态过程每天都在悄无声息的运转,不存在“宿便”之说。但不少人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甚至认为“宿便”含有毒素,损害健康,经常使用泻药或灌肠剂清肠排毒。殊不知这样会给肠道带来伤害,扰乱胃肠道功能的同时还会破坏肠道菌群、损伤肠道粘膜。


这样做才科学



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摄入更多的膳食纤维来改善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减慢造成的便秘。如果便秘情况持续出现,要找专业医生诊治,不要自行服用泻药通便,以免延误病情。


5.所有大豆制品含钙量都很高×

大豆本身含钙量并不高,在加工制作豆腐的过程当中,加入富含钙元素的卤水(或石膏)才使得此类豆制品成为高钙食品。故而,没有经过点化过程的豆制品,如豆浆、腐竹、豆芽等,不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这样做更科学



预防骨质疏松,除了注意在食品中补充钙元素外,还要注意多晒太阳和适当运动。多到室外晒太阳,每天30分钟以上,可以促进身体内维生素D3的形成,帮助钙元素吸收。适当运动,可以促进钙元素沉积在骨骼上,保持或提高骨密度。

今天我们提醒您注意的这些“陷阱”,往往被看似科学的概念伪装起来,但只要抽丝剥茧,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从而避开陷阱,维护健康。您如果发现了其他陷阱,欢迎留言告诉大家。

编辑:医疗保健处 高玮





 
责编:
 
 
京ICP备14010557号 主办: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146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条2号 E-mail:lgj@mwr.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离退休干部局微信公众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