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广西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用户中心 |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上思县人民政府
热词:身份证公积金

          上思县地处广西西南部,防城港市的西北面,坐落在十万大山北麓,与南宁市江南区、良庆区和崇左市宁明县、扶绥县以及钦州市钦北区相邻,是防城港市唯一的市辖县。全县总面积2816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辖4乡4镇、81个行政村、10个社区,汉族占6.52%,少数民族占93.48%。  上思县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历史文化悠久。上思建制有1300多年,建县也已经有100多年,拥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人杰地灵,先后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广西特色文艺之乡”等称号。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上思地处南宁、防城港、钦州、崇左四个地级市“1小时经济圈”的交汇点,距吴圩国际机场65公里,距离防城港、钦州港两个大港口只有100公里左右,县城与周边地区交通便捷,钦崇高速公路、上思到南宁(吴圩)二级路穿境而过,具有近边、近海、近首府、近航空港等特点。  三是旅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境内十万大山是知名影片《英雄虎胆》的故事发生地和重要外景拍摄地,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负氧离子含量远超一般地方,因此先后被授予“中国氧都” “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等称号。境内还有布透温泉、那厘溶洞群等,旅游开发潜力非常大。  四是自然资源禀赋突出。上思是广西林业大县,全县森林覆盖率60%左右,被纳入广西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范围。上思还是产糖大县,甘蔗种植面积45.02万亩左右,入厂原料蔗223.84万吨左右。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等矿产资源蕴藏量大,其中石灰石量大质优,碳酸钙含量达97%,储量数十亿吨以上。具有丰富水力、电力资源,大小河流多达50多条,水电资源蕴藏量10万千瓦以上。  五是发展潜力巨大。当前,上思正面临着国家“一带一路”、广西“两个建成”“四大战略”深入实施、防城港市加快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为上思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96.74亿元,增速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5%和7.5%。全县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查看详情

  一、壮族来源  壮族自称因地而异,有“土人”、“布爽”、“布壮”、“布侬”、“布曼”等20余种,一九四九年后,统称“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倡议,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壮族”。  壮族是由中国古代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它与周秦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人”、“良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至唐宋,又被称为“俚僚”或“蛮僚”。唐宋时期,设置各羁縻州县,统治壮区。元、明、清各代的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建立土官制度,给土官以各种特权,将政治与经济的统治结合起来,加强对壮族地区的统治,使壮族地区长期处于封建领主制的社会。清代实行“改土归流”,推动了壮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的发展。  据历史考证,今居住于上思的壮族,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初年的黄氏族姓。自宋理宗宝佑年间(约1254—1258年),宋朝廷授封其祖先黄圣许为上思土司及任上思州知州、景定四年(1264年)又被宋王朝封为平章节度使,兼上思州知州,至今,黄氏族人已在上思居住生活了七百多年,并自宋后又相继受到元、明两朝皇帝的钦封。据此,可以认定,黄氏族姓即是上思壮族的原住民族。  其余现居住于上思的其他民族,绝大多数是已被土著同化的外来民族。同化者的外来民族,多为汉族。其来源其一是从外省(多为沿海地区)迁入,或经商,或务农,并逐代定居。如上思的部分黄氏、陆氏、曾氏等,据考证,其祖先为明朝中期或末期从广东进广西又到上思经商或务农而定居上思;其二是外地官员到任本地官员,并定居繁衍。如林氏、王氏、梁氏等,其祖先为明朝中期或末期从福建、广东进广西又到上思任地方官后而定居上思。而林氏祖先却是明朝早期受官府派遣到上思帮助土司开化文化并定居上思。再者,如赵氏则是宋皇室支脉,受命督军宁氏戍边而定居上思。这些原汉民族融合同化上思壮族数百年后,语言以壮语为主。  二、瑶族来源  瑶族祖先为盘古,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居住于上思县内的瑶族属山子瑶,又为过山瑶。  据瑶族家谱和神书《开山歌》所记,瑶族的祖先原是福建省人,后迁居广东肇庆。300多年前从肇庆迁居到广西博白县,后又迁到玉林、贵县、灵山、防城一带。以后各分支又先后来到十万大山北麓居住。早来的已有200多年以上的历史,后来的也是100多年。现居住于上思的瑶族,其先人初到时,以租山耕种,过着“刀耕火种,吃山过山”的生活。以后经购买了荒山或水田,便逐步定居下来。  据考证,有些瑶族成员,是由一些壮族和汉族人入赘瑶族或与瑶族通婚后,便同化为瑶族。语言以瑶语为主。  三、汉族来源  据历史的考证,汉族人居住于上思的历史较为久远,受到同化后与壮人无异。这些汉族人,已通称为壮族。  现今居住于上思的汉族,多数是清末民初从防城、钦州、灵山等地迁入居住的汉族人。如钟氏、刘氏、庄氏以及部分黄氏、李氏等,其迁入的背景为佃耕或经商。由于居住的年代不算久远,所以,其生活习俗仍保持有浓厚的客家特色,语言仍是以客家话为主,就是讲壮语时,其语音仍杂有客家话的习惯声。再如曾氏,虽然其祖先从广东梅州入广西并定居上思于清朝中期,但是,至今他们的壮语口音里还保留着部分客家语音的习惯。  附:汉族名称的来由  说法一:“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后来,“汉人”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到中华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  说法二: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  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查看详情

    一、生产习俗  居住于上思的壮、汉、瑶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自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习俗。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优良习俗至今仍存在着极大的活力,并得到了不断的发扬,而一些封建陋习也已逐渐废止。  ㈠ 壮族生产习俗  ⑴ 谷围  壮族藏粮储种多用谷围、谷仓。精选的种子经过反复  晒干后,封储于陶罐、坛子里。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防虫、防潮等。  ⑵ 耕犁  壮族的春耕多在立春或春节期间开始进行。在此之前,还要将未冬种的水田进行冬耕翻土,使土质在冬天里的日晒、霜冻中得到改善,俗称“晒冬”。  在一年农事活动开始的时候,有的地方还举行“开耕”仪式:在立春或春节期间,选择吉日,先焚香于犁架之  上,表示开犁吉利,随后牵牛扛犁下田,每块田只犁一  行,以示新年农活轻松快捷。  ⑶ 撒谷  在播种稻谷之前,一般先将秧田犁耙好,同时浸泡谷种。待谷种发芽后即拿去秧田撒播。  ⑷ 移秧  移秧的方式有“扯秧”、“铲秧”、 插秧。  插秧返青后,开始耘田追肥。  ⑸ 抗旱  多用竹筒、水车、龙骨水车、戽斗等汲水抗旱。  ⑹ 祭虫  旧时,各地的除虫方式也有不同。民众捕捉稻飞虱、  三化螟、飞蛾、棉蚜虫等,挂于竹竿,插在田间,旁边  插香(用老枫树和艾草制成),俗称“祭虫”。  ⑺ 割禾  由于夏收后要急着夏种,所以全家出动,早出晚归,或连夜抢收。邻近村庄或远村的亲友知道收割,也赶来帮忙。在收粘稻头苗、二苗、老禾时,使用镰刀或带锯齿的“禾镰”;脱粒时,在田间用“谷桶”,把“禾把”挑运到“禾堂”(地坪、晒谷坪)时,则用牛拉“石滚”来碾。  ⑻ 驱鸟兽  谷物成熟季节,为防止鸟兽偷吃,习惯用茅草扎成一个手拿鞭杆的“草人”插于田地中,山风吹来,“草人”唰、唰作响,鸟兽吓得不敢靠近、停留。  其后的生产按季节或节气按部就班进行,直至收成。  壮族在早造新谷即将登场时,有吃新米的习俗。即用成熟七、八成的稻子割来脱粒煮熟炒干,用礁舂脱壳,筛去糠,煮成米饭特别香甜。家庭富裕之人家,还邀请亲朋好友吃新米饭。秋收结束后还择日“扫禾场”,宰鸡杀鸭宴请亲友,庆祝一年收割完毕。  ㈡ 瑶族生产习俗  史载,历史上的瑶族先人多数人靠“砍山”、“种山”。冬天用刀斧把大片林木砍伐下来,待枝叶干燥焚烧,经数昼夜燃烧,树木化成灰烬,树根泥土松碎,便可种植。春初,用小铁钩开穴,点种玉米、芋头,次年换种红薯、木薯。第三年播下畲谷(毛谷),第四年放荒。10年后待树木长大,土质变肥可再“砍山”耕种。这俗称“刀耕火种”。  鼠日不播种,这是瑶族的禁忌。中耕忌初三初六、初九(因收谷、吃新米在初六、初九)。播种后,禾长时,不得在地里烧火,以免禾枯。播种时不得谈论老鼠、鸟兽糟蹋作物的事。送丧者,三日内不下地播种、除草,戴孝者21天内不做农活,以免禾苗枯萎。农历七月二十雷母日,忌开仓库和晒谷,怕禾魂被雷母带走。秋分那天,为禾苗结婚日,不得下田上坡地干活,否则谷物不饱满。  二、生活习俗  ㈠ 壮族居住  古代时期,壮族居住的房屋有两种:一种称为“大屋”;一种称为“干栏”屋。  所谓“大屋”即是一种在地基上以砂岩条石及部分青砖砌筑高约1.2米的墙基,然后再用泥砖续砌至高约3米至5米的悬山顶抬梁式瓦盖房屋。屋为三开式,屋前有走廊,屋内呈为中堂和左右房。中堂设有神龛,而左右两房则为人居,排列为长居左,次居右。  “干栏”屋是用木板铺成阁楼式,上层住人,而下层则用作牛栏或猪栏。  据文物普查,上思县的公正乡一带,至今仍保留有“干栏”屋的建筑习俗。  ㈡ 瑶族居住  古代时,瑶族就住涉险山边,并用竹围作墙,茅草、树皮做盖,而用竹木条脯成楼,人睡楼上,则下层为火灶,以便冬天取暖。还用刺竹作围瑶寨四周,以防匪盗。  瑶族人对寨址的选择,其后山必有常流的泉水,以便只用竹管就可引水饮用。  ㈢ 汉族居住  汉族人迁徙到壮族地区居住后,其房屋的建筑也主要随着壮族的“大屋”式样,但是,却在屋前建有两边厢房,正面建有大门,形似一座四合院。  三、婚嫁习俗  ㈠ 壮族婚俗  古代,一场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  经过以上阶段和程序的,才为“明媒正娶”。  壮族婚姻按传统习惯大体可分为提亲、问庚、定亲、择日、接亲、送亲、成亲、拜堂、回门等婚礼过程。  提亲:古礼,男满18岁为“弱冠”,女满15岁为“及”。儿女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开始关心其婚事。联姻讲求门当户对,实际上女方每望高攀,男方却需适当迁就。故有“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的说法。  男方家人请能说会道的已婚男、女(未离过婚、未丧过配偶、儿女无夭折)两位媒人,带着礼品到女方家说亲。  问庚: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媒人便“问庚”(亦称“取年庚”)。 女方父母即把女儿生辰告诉媒人,送给男方“合命”。 男方将八字置灶君座下,以测有无不祥之兆。若厨房三日内不失盘打碗,不缺瓢少筷,认为初步吉利。男方请师公把男“八字”和女“八字”进行推算,如果两人的“八字”中没有相克和相冲的现象,为“命合”。 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  双方合意,男方即给媒人送礼物到女方家,通知“年庚”不再许别人。  定亲:在媒人的带领下,男方邀请陪伴人拿酒、肉、糖等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则请房族兄弟来认亲。女方宴请宾客,先以肉酒祭女方祖先。饭后,男方开“庚谱” 一张交女方。女方照填“庚谱”交送男方,还送谷种数穗和糖糕等。男女双方初步确定婚嫁关系。  择日:男女双方命相合者,在请师公择吉日后,男方要请媒人到女方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亦称“报期”)并商定婚嫁彩礼。  接亲:在结婚的头天,男方应按商定的彩礼,备齐送到女方家,并由媒人领着一对身着盛装,手提着礼物的姑娘到女方家接亲。  送亲:新娘出阁的头一天晚上,远近的亲戚朋友就穿着盛装,络绎不绝地来吃喜酒,从小一起长大的众姐妹都来唱《十姐妹歌》,所唱的内容一般有叙述姐妹童年之情。二是为媳妇后要相夫教子孝顺老人。三是盼望姐妹常回娘家走走、互诉姐妹情。  新娘就要出嫁了,就要过上新生活,都有相思父母养育之恩。所以在当天晚上新娘常通宵达旦地跪下唱“哭嫁歌”(也有伴娘陪唱),其歌调似哭非哭,似歌非歌。哭唱的主要内容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以及自己如何留恋父母及家中的兄弟、姐妹,但又不得不离开的心情。而出阁之时,新娘唱得更加悲悲切切,特别是已丧失父母的姑娘出嫁时,其歌调场悲切的场面较为生动,更是催人泪下。  成亲:婚礼之日,男方备好酒肉和花轿,敲锣打鼓、吹唢呐、放礼炮,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浩浩荡荡地向女方家进发,而女方父母为了出嫁女儿,也早就置如衣服、被子、箱柜等嫁妆。  壮族举行婚礼首先要择吉日吉时,吉时良辰一到,唢呐齐奏,鞭炮齐鸣。  拜堂: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  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  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新婚第三天,新娘早起挑井水倒入厨房水缸中,办一桌酒席,请家族近亲、村老、厨师们入席,新娘领送亲者向入席客人一一敬酒表示感谢。  回门:壮族盛行婚后女子“回门”的习惯,即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回拜双亲。  然而,在旧壮族的婚嫁习俗中,女人生离(离婚)死别(寡妇)者受到不公平的歧视,如再婚或寡妇再嫁,不能穿红衣红裤,不能坐花轿,有媒人陪同,撑伞走路。每过村边,村人以水淋泼,称防天旱。  ㈡ 壮族“哭嫁歌”  “哭嫁”是壮族农家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古代妇女尤其是壮族妇女无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故事,只能以诉说和吟唱的方式表达心情,形成了哭嫁歌。壮族哭嫁歌亦称“伴离歌”、“伴嫁歌”、“送嫁歌”、“送老歌”(取义“送姑娘去与丈夫百年偕老”),是一种壮族礼俗歌曲,在广西壮族地区流传。婚礼前一夜,新娘穿新衣,邻里姐妹通宵陪伴而歌。有新娘独唱、姐妹或母女对唱等形式。  程式  壮族哭嫁歌甚是讲究程式。姑娘出阁前数日,十姐妹每晚聚集在新娘闺房内唱哭嫁歌,出阁之日达到高潮。哭嫁歌内容中,控诉封建礼教和买卖婚姻占有很大分量。此外,还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或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或埋怨兄弟在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曲调虽然简单,但婉转缠绵。唱来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出嫁新娘上轿前在厅堂上辞别祖先、父母时,唱得凄切动人,甚至有唱至昏迷不醒的,满堂宾客为之哽咽。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媒婆、送嫁婆给姑娘梳妆,打扮成成年妇女模样。半夜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出嫁之日,新娘便在众乡亲的泪光中三步一回头,唱着哭嫁歌离开娘家。  歌调  哭嫁歌的曲调为五声商调式,层级递进,乐段结构为上下旬,曲调流畅、纯朴、哀伤。词七言四句,通常是即兴创作。内容以斥媒人、骂接亲、叹祖宗、怨父母为主。  壮族哭嫁歌之所以存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有着其合理的 缘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两三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泪下。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哭嫁歌的特点在于演唱形式的多样性与群体性。以新娘为轴心,囊括与之发生感情联系的一切社会成员。新娘的身份不仅通过举行婚礼时的各种仪式得到确认,也通过哭嫁公之于众  ㈢ 瑶族婚俗  瑶族婚姻,除女方嫁到男方外,一九四九年前还有断卖、招郎上门、招郎转门三种。断卖即女儿出嫁后不再回娘家。招郎上门多为无子之家。招郎转门即上门,生了子女后,带妻儿回家。一九四九年前,瑶族婚姻过程分说亲、订亲、迎亲。说亲:村中有喜事,各寨青年男女相聚时,以歌代言,日夜对歌,感情深者,抛绣球传情、定情。但需得父母同意,请媒人说合。订亲:给媒人送一只鸡到女方家,请女方村中每户一人来吃饭。男方给女方父母、兄嫂每人2个铜仙,然后送聘金,一般为光洋60至120元。迎亲:订亲后次年择日用红纸写结婚日子通知女方家,称“送书”。迎亲时,男方有“媒大”、“茶龙”等人往女家迎亲。女方有“姻姑”2人出送。婚前一天,“媒大”领新郎及迎亲队伍到女方村寨,举行入门仪式。新郎新娘以扇遮脸跟“媒大”到屋内举行“合婚”。合婚时迎亲者与女方主婚人对歌,道法事完,合婚毕,用荷叶包数片猪肝,让新郎新娘带回男家分吃。新娘出门由兄长从堂中背到村边路口,才步行去新郎家。婚后第三天,新娘新郎回娘家拜父母,称“回门”。  瑶族婚宴必吃芭蕉心,以示新婚夫妇永远同心。  四、出生习俗  ㈠ 壮、汉族孩子一出生父母即向外家报喜,外婆备鸡、米、糖探望小外甥,月内,家备姜酒,登门者必喝姜酒一杯。孩子至满月,称“弥月”,备姜汤水圆、酒菜,请外家人一同喝酒庆贺。4月,称“登舆”,备糖水汤圆、酒菜,宴请亲朋。将孩子置于“栏椅”内,由外婆推三次,意为一路平安。一周岁,称“晬盘”、“对岁”,外公外婆备酒肉、礼物送之。堂中摆桌子,上面有面盆、面巾、书本、笔、墨、纸、砚、秤、算盘、剪刀、尺等,另煮熟一小公鸡。抱孩子入堂中,先由外婆给洗手、洗脸,再由外公抱过,用1支葱插入孩子嘴里,外公对葱吹气,意为“葱鸣”(聪明)。喂雷公根一口,意不忘本。然后让孩子伸手向桌上摸东西,摸书本者,意为来日喜读诗书。摸算盘者,认为来日会做生意,余类推。接着,外公喂给饭与鸡肉,先吃鸡头,念“头戴金冠”。次吃鸡身,念“身穿锦袍”。三吃鸡翅,念“展翅高飞”,再吃鸡脚,念“脚踏青云”。后吃鸡尾肉,念“前昌后盛”。  宴后,由祖父取名,众人参议,以不与上辈亲朋雷同,又吉利之名字获通过,最后由外公宣布小孩名字。  ㈡ 瑶族男孩10岁上下要“度戒”(女孩无)。选好日子,请道公到家举行“戒道”。授予法名。戒道又戒师者,授2个法名,发印鉴和谍文,跟道公和师公学汉字、学唱经。“度戒”分大小二种,小仪式一天一夜,大仪式七天七夜,时亲友聚会。  五、节日礼仪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  按照传统的子、丑、寅、巳、午、未、申、酉、戍、亥时辰算法,晚上过了十一点,就算是交到了第二天的时辰了。  然而,在人们的普遍的观念中,晚上的零时(即晚上十二点)才是新一天开始的时辰。因此,每年的大年晚上的零时整,每家每户都在自家的门口燃放鞭炮,以示迎接新春的到来。  然后,每家都摆上年粽、年糕、米花、果品等物,供奉祖先。  天亮后,各家贴春联,贴门神。意取去旧迎新。在虔诚拜祭先灵后,则对尊长行拜年礼。然后,同辈、同事之间互相拜年。  而长辈对晚辈的恭贺,则要发给红包,即俗称的“压岁钱”。  新的恭贺语,对尊长老人的恭贺,一般为:“恭喜健康长寿”;对长辈的恭贺,一般为:“恭喜发财”; 长辈对晚辈的恭贺,一般为:“恭喜新年乖乖俏俏”。  如有按照传统“守孝”三年未满的家人是不能燃放鞭炮和在家门口贴上红色春联的,以示对过世未满三年的先人的尊敬和哀悼之情。  瑶族的传统习俗则是,大年晚上,燃香点灯过夜。  凌晨,村老做法事,放一枪或燃鞭炮,宣布深夜时封寨如今开封,各家户长也跟着燃放鞭炮开门。  春社节(农历二月初二)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其实是指土地神,农村里随处可见的世界上最袖珍的小庙———社公庙中,供奉的就是土地神,即大家习惯上称呼的社公。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传统习俗,自西周始至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春社主要是向土地神祈祷丰收,而秋社主要是欢庆丰收,也同时向土地神报告丰收的消息。在古代的乡村,春社日是人人广泛参与的重要节日。社日,一个隆重程度不亚于清明的节日。  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即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等日)。之所以把春社日设在戊日,是因为在天干中,戊己属于中央,五行属于土。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也是民间习俗所谓的“小年” 或“初年”。这一天,多数人家也有杀鸡祭祀和包粽子的节日气氛。  这一天,是壮、汉民族集结祭祀本村土地公,祈祷年中本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老少平安的重大节日。  而瑶族在这一天,在村老主持下祭盘皇、社皇,并改选村老。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日)  上巳节,又称元巳节、修禊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上巳节”,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巳节”演变而来的。“巳”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巳”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巳”的日子,因此叫“上巳”。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为了便于记忆,自魏晋时起,人们便将它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而不再问逢巳与否。  壮族有农历“三月初三吃五色糯米饭”和有部分村庄分别过三月节的习俗。  这一天,壮族人均蒸五色糯米饭,并有部分村庄在这一天,杀备酒去祭扫祖坟。  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上思壮族的习俗里,每年的农历三月及九月,都要去祭拜先祖的陵墓。这就是壮族习俗里所说的“三月补,九月清”。其意是,三月的祭拜主要是为先祖的坟茔培土;九月的祭拜主要是为先祖的坟茔清除杂草。  清明节(公历4月4日――5日之间)  在祖先坟茔前焚烧以示敬献给祖先的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祭拜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在这一节日中,无论壮族、汉族、瑶族均要去祭扫祖先的坟墓。  清明节那天,几乎每个家里的男女老幼都要带着丰盛的供品,如煮熟的鸡、鸭、鱼、肉、酒、糯米饭以及“金银元宝”还有所谓的“冥币”等祭品,到祖先的墓地去进行扫墓。  扫墓的程序如下:  首先,对祖先坟茔上及周边的杂草进行铲锄干净后,再用土对坟茔进行加补;  其次,在祖先的坟茔前摆上供品,并焚香。然后,全家人都跪在祖先的坟茔前进行拜揖,并轮番向祖先敬酒,祈祷求得祖先的保佑;  “金银元宝”还有所谓的“冥币”等祭品。  然后,燃放鞭炮,向祖先表示致敬!  上思壮族的习俗里,如果其先人是在前一年的清明节过后或在当年清明节以前去世的,就在次年或当年的清明前三天,亲属要到先人坟前扫墓。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压清”习俗。  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日)  所谓“浴佛节”,是大乘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又称“佛诞日”、“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  历史上,由于各地历法的转换,依据不同佛经以及流传到不同地域形成的传统,可能在公历日期上差距甚大。大部份北传佛教国家地区,多少受到中国影响。于中国而言,其历法认为农历四月初八是最吉祥的日子,故一般把佛诞日定在这一天,但也有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等说法。  在这个节日里,壮族人均采野艾叶同糯米拌作糍粑蒸以及制作各式各样的糯米糍粑吃,以示过节。  瑶族称此日为“牛王节”,停止役牛一天。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相传“端午节”吃“凉粽”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而沿袭了几千年的民间习俗节日。  这一天,壮族民间的家家户户都包“凉粽”,而且有的姓氏还以“凉粽”摆上供桌,祭祀祖先。  端午节,民间还有采摘多种野艾煮水喝或帮小孩洗澡,以此避邪除病的习俗。  禾魂节(农历六月初六日)  农历六月初六日,是我国一个节日众多的日子,有六月节、姑娘节、洗牛节、禾魂节、穷节、晒衣节、赶歌节、天贶节、洗澡节、土地公公节、祭田节、吃新节、新禾苗节、斗马节、扫田坝节、晒银日、敬盘古日等等。  这一天,民间也称为“洗晒节”。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  这是瑶族的一个重大节日。  当日全寨瑶族每户都有一人带上肉类、纸钱、香烛到社坛祭社皇和盘皇,祈祷保佑五谷丰登。各家做糍粑,备酒菜过节。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  所谓“中元节”,即是俗称“鬼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普渡”习俗是道佛习合的结果,民间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习合,把施饿鬼与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纸,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人们相信这样可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  但是,在壮族的习俗中,却以农历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这一天,无论是壮族、汉族、瑶族来说,都是一个大的传统习俗的节日。多杀鸭并用冥衣、冥鞋、钱帛、冥纸等,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然而,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也有了十五日夜为孤鬼“烧孤衣”传统。  节日里,各家各户也是制作各式各样的糯米糍粑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重大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再者,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是日,壮族的人们大都杀鸡宰鸭,并做传统的民俗食品“馊粉”及“鱼生”以庆节日。  晚间,绝大多数人都以月饼、香茶摆设于庭院当中赏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  重阳又称“踏秋”,皆是人们都喜欢去登高以祈“避灾”。  1987年,广西区党委及区人民政府定此日为“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上思壮族有“九月初九吃香糯扁米”(即壮语“侯母)的习俗。  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  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  瑶族人过盘王节,一般为三天三夜。主要活动有跳盘王舞和唱盘王歌。节日期间还可以兼举行男子成丁礼(戒度),还愿等。  冬至节(公历12月21日――22日之间)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相传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冬至这一节日。  人们认为: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人们认为它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给的福气。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气节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在上思的大部分村庄里,多少年来,都有过冬至节为大节的习俗。所以冬至那一天,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很多亲戚朋友来庆贺,主人会杀鸡宰鸭等肴菜款待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同时主人会做干糍粑或糯米饭来拜祭祖先。  冬至日,民间有以做干糍粑互相赠送的习俗。冬至前后,有些姓氏还兴有祭扫祖先墓的风俗。  灶王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  民间有“二十三送灶”(即“送灶君上天”)的习俗。这一天,都行杀鸡祭祀“灶神”。  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灶神”上天堂向玉帝禀报民间诸事,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为了让“灶神”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给家里带来幸福,保佑来年一家平安,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灶神”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传说,“灶神”至除夕方回。  以此日到大年晚的七天中,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禁忌,随意兴工动土,修整火灶,大扫室舍,做好室内各种布置,以迎春节。  这个节日是壮族、汉族、瑶族都兴过的节日。  除夕  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民间俗称为“年三十晚”。这日,家家户户都杀鸡祭祀祖先,家家都尽可能团聚吃“年饭”。人人的心愿都是:但愿家庭团圆。  “年饭”的菜肴特别丰盛,鱼是必备菜肴之一,以示年年“有余”之意。  六、吉庆习俗  一、舞龙  上思城乡,每到春节,祥龙贺年,十分热闹。  这里的龙叫祥龙,意为吉祥的龙。龙头、龙身、龙尾,共九节,取九为大之意。全身用竹篾编好,再糊上沙纸,绘上色彩而成。每一节龙都用一根竹竿撑着,中间安着一个活动的烛台或灯台,供照明用。每节之间用绳子串联着。  祥龙前面有一个大圆球,也是纸糊的,里面装灯,叫龙珠。龙珠导引祥龙进行各种表演。  龙珠前面是火堂牌,长方块的,也是糊纸装灯,一人执着,样如过去的报子,火堂牌负责前导。此外,还有报龙、负责蜡烛灯火、吹牛角与打锣打鼓等。舞龙的人因为都是男的,其成员叫“貌龙”(貌:壮话,男)。结对装龙舞龙,三年一次。龙队的发起人叫东家,一切准备工作与活动过程中的收支,均由东家经理。流传习俗,初三开狮眼,初四开龙眼。正月初四天一黑,“貌龙”们带着蒙着眼睛的龙到土地公面前进行开眼仪式。开眼时,报龙人唱:  (一)  舞祥龙,舞祥龙,  祥龙来拜贺啊公,  拜请神明来保佑,  家家户户得唱隆。  (二)  造化祥龙自古传,  三阳开泰庆丰收,  国泰民安歌盛世,  风调雨顺乐尧天!  祥龙开眼后,是夜即到本村挨家挨户舞庆。此后,便到各村屯舞庆。舞前派人去发帖子。龙队进村后,龙跟着龙珠,龙珠跟着火堂牌,火堂牌跟着发帖人,浩浩荡荡。一切行动均由牛角与锣鼓指挥,按节奏行进。当龙队来到各家各户的大门口时,报龙人便唱报龙诗。报龙诗的内容,有通用的,如:  祥龙来拜贺新年,  恭贺(王)家福寿全;  丁财两旺家声振,  富贵荣华万万年!  也有根据被贺户的实际唱的,如贺读书之家:  祥龙今晚贺君家,  儿孙代代有才华。  考场喜登龙虎榜,  独占鳌头锦上花!  报龙之后,牛角“嘟”地一声,锣鼓声起,祥龙鱼贯而入舞庆,随着锣鼓的节拍,祥龙左右翻卷,起落飞舞。舞的时间较短。有的时候,龙尾还未进入大门口,但龙头已转到门口等候出来了。老话说狮舞一场龙舞九。意思是说狮舞一回可等于龙舞九回的时间。  舞龙时最闹热的场面是“烧龙”。烧龙地点选在空旷的村中平地上。降龙在那里大舞一阵之后,村人便点燃早已准备了的一箩箩鞭炮、炮竹,丢入舞龙场中。先烧炮,后烧“花筒”,花筒是将黑火药粉放入长竹筒,里面添加木炭末,点放时,朝着火龙喷射。刹那间,炮声震耳,火花耀眼,甚为壮观。炮火中,“貌龙”迈着蹚泥步,高唱道:  喳咚咣,喳咚咣,  花筒跑热任从放,  炮火硝烟洗龙鳞,  洗我龙身更亮光!  二、舞狮  凡是喜欢观看舞狮的,如果他对民间文化遗产有所研究,不难发现,上思的舞狮,其形象,其动作,大都与众不同。  狮即狮子,哺乳动物,毛黄褐色,尾细长,雄狮颈间有长,性凶猛,吼声洪大,被称为百兽之王。  舞狮,也叫狮子舞。《辞源》辞为:“舞使名,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  广西境内的舞狮,与上述大致类同。  唯独上思的舞狮,真狮是狮非狮。说它是狮,上思人历来都把它叫作“狮”,说它不是狮,它与世人所说的狮差别很大,各具形神。这种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狮,不知形似何物,谓之何兽?本地人和外地人均有异议。因为所舞的狮,其头以黄泥作摸,裱以纸,油光绘彩。有三只角,居中的粗而高大,两边的略小而稍短。口、眼、鼻、身,分别形似某种瑞兽,各具特征。有人说它像传说中的麒麟,有人说有似古书描绘的“四不像”。而麒麟,全身鳞甲,龙头独角,牛尾,狼蹄;而“四不像”,其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要说其形像其中的哪一种,都不尽然。因为本地的狮,其头如上所述,其身以布装饰,画上红蓝相间的鳞甲,背部写有或“风调雨顺”、或“国泰民安”等等祈祷吉祥的大红字,腹部画上鲤鱼,金钱或其他吉祥图案。  上思舞狮的狮,是借物寓物,是对图腾的崇拜和寄托。这狮,雅称瑞狮,也叫醒狮。狮子于每年正月三“开眼”,开眼后即叫醒狮,醒狮在春节期间到各村和县城登门舞庆。  进村舞庆之前,舞狮队要先派人前往各家各户发贴子。  是夕良宵瑞狮登贵府舞庆  某某舞狮队同敬贺  某年某月某日  舞狮队一般十多人,主要是舞r员,乐手,后勤人员等。舞一套狮用人二员,一头一尾,中间可替换。乐手全是打击乐;大鼓,打锣,大拨,小锣,小拨,铜铃等,大鼓手总揽全局,进场后,狮子按锣鼓的节奏进行各种表演。若是贺新居,花样更多;场次选头场,进场先放鞭炮,送一副对联及境屏等,节目从始至终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主人馈送的红包比一般的贺喜舞庆丰厚。  旧时,民间有人求嗣不顺利,在此期间便请狮子送衣,谓之“麒麟送子”。  而今,在节庆之日,有的主人还请狮子临场舞庆,为开工、开业、欢迎、欢送等社会活动增加热烈气氛。  三、舞鹿  在上思每年新春佳节,一只只小花鹿,蹦跳着随家逐户地向人们舞庆拜年。  舞鹿是壮家少年儿童在春节期间一项有趣的活动。舞鹿队由五六个小男孩组成。两只小鹿,一人舞一只,可以随时轮换。三个锣鼓手,均是小锣小鼓小钗。鹿的组织者由大人担任,名叫东家,鹿身与锣鼓均由东家配备。鹿头由新编的半截猪笼糊以沙纸而成,鹿角是两根树桠杈,鹿身用白布做成。鹿头与鹿身都用彩色绘制。  舞鹿时,舞鹿人钻入鹿身中,随着锣鼓声雀跃而舞。  有时在庭院里,有时在堂屋中。大人们把一些硬币零钱当作压岁钱赠与小孩,或掷在地上,或放在鹿嘴旁边,让鹿舔取。  只要舞鹿队一进村,马上有一帮小孩前呼后拥跟着凑热闹。舞鹿队离村时,小孩们还依依不舍,有的还尾跟到别村去观看。老人们喜欢观看舞鹿。传说,鹿和鹤一样,都是吉祥长寿的生灵,素有仙鹿仙鹤之称,自古以来,因“鹿”与“禄”谐音,所以,鹿又象征着富裕。在传统的寿画中,鹿常与寿星作伴,以祝长寿。如今,孩子们扮鹿装鹿向老人拜年,意在恭贺老人新年如意,长寿延年。  四、“虽蕾”(唱春牛)  所谓“虽蕾”,即壮语“山歌”之意。  每年农历正月至清明时节,上思有唱春牛的习惯。在这段时间里,春牛队成黄牛,随着牛角声和锣鼓声,巡村舞庆。  据口碑载:过去的唱春牛,场地上备有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天书(通书),天书上画着春牛图,鞭春人赶着春牛绕着八仙桌,边舞边唱:  新春佳节喜洋洋,我装春牛来贵庄。  恭喜家家新年好,五谷丰登粮满仓。  在恭喜、道谢、赞美、夸牛等歌唱完之后接着便是各路歌对春牛队的盘歌,春牛队的对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这样的场合是在村中的大树之下或较为宽广的场地进行。  关于春牛的起源,史书早有记载:“春牛,即土。旧时用以表示劝农和春耕的开始。”又说:“鞭春和打春,就是府官司于立春前一日迎春劝农之意。”舞春牛时,赶牛人手执新鞭打牛身,便是鞭春,也叫打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带着官办意识的社会活动逐渐由府城转入乡村,由乐神、酬神、祈神转为乐民、安民、励民。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很大的演变。  上思唱春牛,源于古老的鞭春劝农,后又演变为有舞有唱,以唱为主。它不同于邕宁一带的春牛舞,也不同于钦州、浦北、灵山等地的唱春牛。至今,还未发现它和别地区的唱春牛类同。  上思的唱春牛,其活动的时间,过去是在立春之夜开始,谓之春牛“开眼”,一直唱到立夏,中过插秧进入大忙,便告停唱,谓之“放牛。”解放以后,农村大兴水利建设,水稻田由单造变为双造,清明时节变为春插大忙,所以,后来的唱春牛便在此时提前“放牛”。  在春节期间用以娱乐的,还有舞龙舞狮等,同样是由乐神变为乐民。但舞龙舞狮间有打功夫的,刀、枪、棒、叉,武气十足,而唱春牛重文不重武。  唱春牛有一定的程序,自始至终有:恭喜歌、道谢歌、赞美歌、夸牛歌、排目歌、盘歌、对歌、评歌学歌、辞别歌等。  唱春牛中盘歌对歌的内容很广,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时政要闻,拆字猜谜等等。其形式大多是七言,有少数是十言,九言,句数不定。要求押韵,一段一仄一平,一韵到底。春牛歌是汉诗的转化,是南壮民歌的一种形式。本地人把唱春牛叫做“吟唱”,如吟诗。唱春牛也叫“吟虽”(虽,壮歌之意)。它不同于“虽雷”(在田野外唱的歌),因为春牛歌是“府城和乡村”唱的。  唱春牛是壮族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它的传统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查看详情

   “上思”来由之谜  诚如我国自古以来各地名来由都有其的历史渊源一样,上思地名也经过无数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地名演变的背后 ,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上思”地名的来由,有几种说法:1935年版的《上思州志》载:“思山在城北三里,州名以之。” 《古今图书集成》载:“狮山在城北一里,蹲踞若狮,一名思山,州因此名。” 《广西地理沿革选编》载:“县境有瀼水,即瀼口江,唐太宗时,以瀼水名置瀼州,玄宗天宝初年又置上思州,按壮语‘思’译为‘溪’,‘上’为‘瀼’转音,因此,用壮话读瀼江,即为上思之意。”民国三十四年县修志馆编《上思县沿革》说:“上思城居瀼水之上游,瀼水下游又有思陵州,思明州,故而得名。”  民间释义:  所谓上者,《说文解字》曰:上,高也。即上天:天帝。  《诗•大雅•文王》亦曰:文王在上。即君主:皇帝。  所谓“思”者,《说文解字》曰:容也。  《书•洪范》亦曰: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  史料记载,上思自宋、元、明三朝,都引起了当朝皇帝的焦点关注。  宋理宗宝祐年间(约公元1254—1258年)及景定四年(公元1264年),上思土司被朝廷封为平章节度使,兼上思州知州。  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上思土司归附元朝,被朝廷授与怀远大将军,并授沿边溪峒军民安抚使,佩虎符。  明洪武年间,“上凝万山图,两昼不眠”。  据此,民间里有这样一种释义:上思者,皇帝所思之地也。  

查看详情

  皇袍山景区地处十万大山中段,位于上思县南部昌菱林工商公司辖区内,景区距县城28公里,景区总面积550.5公顷,山势雄奇,逶迤连绵;林木葱茏,层林叠翠;山花烂漫,遍野芳菲。以“石奇、花繁、水灵、谷幽”而闻名,可以开发不同旅游主题,即“奇石之旅”、“浴疗之旅”、“探险之旅”,打造成为集观光疗养、度假养生、娱乐休闲、科普考察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建设有:  森林乐园:开发建设的项目有:万蝶谷漂流、山道滑车、水上乐园、森林野战、汽车营地、游客接待中心等。打造成为集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游乐观光、山地运动、商务会议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中心,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已完成游览区漂流河道、上山步道、景区大门等设施建设。  丛林深山酒店:主要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大型游泳池、度假宾馆、度假别墅等设施,突出“环保、健康、安全、节约”的绿色理念,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亚健康疗养、体育娱乐、宾馆酒店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目前已荣获三星级酒店,为森林乐园提供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