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端午假期 杭州接待外地游客近350万人次

· 全国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揭晓 杭州市多项入选

· “亚运红利”持续释放 运动让城市更美好

· 端午的仪式感 从西湖游船限定纪念船票开始

· 完成60.7%!回迁居民的幸福如约而至

· 高质量书写“一带一路”地方合作杭州篇章

· 杭州一次又一次敞开怀抱 邀四海宾朋共襄西博盛会

· 城市漫步 打开人文经济的新钥匙

文明播报  
>>更多  

· 这一次 彭清林为一位同行的宝宝争取到一线生机

· 一个人为救陌生人能有多拼?“00后”小伙为救车祸中的母子双手缝了11针

· 惊险!4岁男童掉进中河 他一个鱼跃扎进3米深水里

· “你不要动,我们来找你” 雷峰塔下真的遇到“雷锋”了

· 杨义峰找上杨万峰 半小时的车程跑了12分钟!

· 杭州一男子在地铁站晕倒 无呼吸、无脉搏!10分钟生死营救

· 连续4年的双向奔赴!杭州小伙子:又是满满一车啊……

· 杭州地铁里跪地救人!他的身份确认 是一位90后外科医生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浙江省2024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杭州举行
杭州文明网     2024-05-16 16:22: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程慧雨

  昨天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

  昨天上午,浙江省2024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杭举行。主会场活动精彩纷呈,表现形式多样,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理念,让低碳生活走入千家万户。

  首批省级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授牌

  低碳发展实现了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昨天的活动现场,主办方为“赛马”评估结果A级的第一批省级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进行授牌,来自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低(零)碳试点做法和经验。

  “2021年以来,百丈镇以解决毛竹抛荒问题、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启动了低碳试点创建工作,通过一系列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分享环节,百丈镇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述了百丈镇低碳推广的故事。如今,低碳理念已慢慢融入百丈村民的生活。比如:半山村发布了首个低碳版的村规民约,推出了家庭“碳积分”;溪口村开发了毛竹桌签,践行以竹代塑;传梭博物馆大力倡导无废理念,由笋壳制作的“加油鸭”和稻草制作的“无废龙”深受市场欢迎……

  多个碳足迹和碳标签亮相

  碳标签是把商品在生产、消费和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碳信息。当下,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标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昨天活动中,来自吉利汽车集团、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杭州原水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大家分别介绍了吉利汽车、建德草莓、西湖龙井和杭水等产品的碳足迹和碳标签。

  杭州原水公司介绍,“杭水”碳标签创建过程是根据国际碳足迹评价准则ISO14067及PAS2050,对“杭水”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分析。“我们分别对300毫升、500毫升和5升三个规格的新款瓶装水进行碳标签认证。以500毫升‘杭水’为例,从上游原材料提取加工、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和产品废弃回收等6个阶段进行核算,每瓶水‘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1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的‘杭水’每瓶减排约0.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浙江省碳普惠交易市场平台建设正式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碳普惠交易市场平台建设也于昨天正式启动,浙江将构建碳普惠减排交易机制“1+X”建设模式,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类型和开发模式,创新多层级消纳激励机制,努力形成碳普惠减排产品定量化、产品开发数字化、消纳渠道多样化的碳普惠运作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低碳的力量。

  “等到平台搭建好以后,老百姓可以在低碳的生活中也实现价值变现,比如绿色出行后会将其与开车出行对比形成一个减排量,这个减排量会在平台上发放给个人,大家可以将这个减排量作为产品到这个市场去出售,所有社会主体都可以来购买,我们也会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一起参与全社会碳中和细胞建设行动,努力形成碳普惠减排产品定量化、产品开发数字化、消纳渠道多样化的碳普惠运作模式。”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讯员 陈爱民 记者 俞倩)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