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全省“擂台比武” 杭州乡村建设工匠再获佳绩

· 15条暖心举措守护杭州困境儿童向阳生长

· 40所中小学纷纷秀出“看家本领”!吴山广场上的这个集市超有爱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开幕

· “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杭州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三

· 助力“甜蜜经济” 擦亮杭州“爱情之都”暖心服务金名片

·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正式启动

· 文明实践直通车 便民服务送上门

文明播报  
>>更多  

· 这一次 彭清林为一位同行的宝宝争取到一线生机

· 惊险!4岁男童掉进中河 他一个鱼跃扎进3米深水里

· “你不要动,我们来找你” 雷峰塔下真的遇到“雷锋”了

· 杨义峰找上杨万峰 半小时的车程跑了12分钟!

· 杭州一男子在地铁站晕倒 无呼吸、无脉搏!10分钟生死营救

· 连续4年的双向奔赴!杭州小伙子:又是满满一车啊……

· 杭州地铁里跪地救人!他的身份确认 是一位90后外科医生

· 为耄耋老人的思念找到“去处” 一面锦旗背后的战友情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9.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杭州地铁里跪地救人!他的身份确认 是一位90后外科医生
杭州文明网     2024-05-17 16:35:00
 稿源: 潮新闻
 编辑: 程慧雨

  5月16日傍晚,有网友发布一段“杭州地铁7号线里,一名蓝衣男子跪地救人”的视频,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大家纷纷表示,要找到这名在地铁里跪地救人男子。

  刚刚,潮新闻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视频里这位救人的蓝衣男子。

  他叫熊佳南,是外科医生,今年30岁,住在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

  午后地铁上,男子突然晕厥

  据了解,事发时间是下午1点多。“我当时正坐地铁7号线准备去上班,车厢里人不是很多,就听见隔壁车厢里有人喊‘你怎么了?’”熊佳南说,他本能地探头查看情况,看见一名中年男子从座位上倒了下去。

  事发时,地铁7号线的列车正行驶在新镇路站与永盛路站区间。

  熊佳南立刻起身跑过去查看倒地男子的情况。

  “他已经失去了意识了。”

  没有任何犹豫,熊佳南开始跪地对中年男子进行心脏复苏等急救措施。“我大概按了半分钟,感觉他身体动了一下,我就继续按,又过了半分钟左右,感觉他的意识有一些恢复,这时地铁也恰好到站。”熊佳南说,众人和地铁工作人员一起将男子抬出了地铁,并继续做急救。

  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联系了120,第一时间将男子送去了急救。

  “地铁人员接手后,我就去上班了。”熊佳南说。

  一直到傍晚,有很多同事、朋友联系他,给他点赞,他才知道救人的过程被人拍下并发到了网上,但他自己觉得“只是做了所有医生都会做的一件事。”

  口碑很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宝藏”

  记者了解到,熊佳南在杭州萧山区瓜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坎山分中心工作,大学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全科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医生的岗位上。“在坎山分中心工作了3年多了,主要在外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外科主要是要做一些老年人常见的囊肿外科手术,以及一些日常的外伤包扎等处理。

  “他是一个热心肠,很善良的年轻医生。”熊佳南的同事告诉记者,虽然熊医生从医还不到10年,锦旗已经收了不少。“不夸张地说,附近老人来看外科认准的就是他。”

  之所以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熊佳南说“想帮助更多在疾病中的人,哪怕是一点点帮助也好。”

  作为一名社区医生,尤其是在萧山坎山一带,周边是农村,他服务的多是老年人。“需要更多耐心和爱心去做这份工作。”

  30岁的熊佳南已经成家,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两人有一个3岁大的儿子。

  在地铁救人的事,他一开始并没有跟家里人提起。“妻子单位的同事认出我了,告诉了妻子,她才知道的。”熊佳南表示,这次救人,以后等儿子大点会讲给儿子听。“想跟我儿子传递爸爸职业的责任,以及告诉儿子要学会帮助人。”

  熊佳南还不知道他救助的男子是否脱离了危险。“希望他一切安好。”

  救人的还有他们,被救男子已苏醒

  记者从杭州地铁公安处了解到,当时还有多人参与了救助。“地铁到达永盛路站时,热心群众呼叫站台的站务员,4人将其先抬到站台上。站务员立即呼叫站点工作人员,并拨打120。”

  很快,站点值班站长陈曼和谢丽莎携带AED和医药箱到达,陈曼打开乘客衣服,立即按压胸部开展心肺复苏,谢丽莎打开AED,张贴电极片,与陈曼配合救助。下沙江滨站派出所民警龚征东闻讯赶来后联合工作人员疏散周围群众,并与站务员轮替进行心肺复苏、体外除颤和人工呼吸……一直抢救了近20分钟,除颤4次,晕倒男子逐渐恢复意识,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做了初步检查,随后民警和工作人员合力将其送上救护车,一起前往医院就诊。

  “当时我们收到站台岗同事通过对讲机传来的消息,说有一名乘客晕倒情况很紧急,我和陈曼马上带着AED赶过去了,同时其他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120。”谢丽莎说,当时该乘客只有往外吐的呼吸,整个脸色都是发青的,喊他也没有意识。

  于是,陈曼就立即开启心肺复苏,谢丽莎则开始拆电极片,根据指示一步步操作,两人跪在地上对乘客进行救助。“我们大概是经过四轮按压,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一共救助了将近20分钟乘客才渐渐有了意识。”等救护车到的时候,乘客已经能开口讲话了,握着地铁工作人员的手表达感谢。

  出生于1994年的谢丽莎进入杭州地铁工作第9个年头,出生于1991年的陈曼则在杭州地铁已经快10年了,两人都是第一次遇到救人的紧急情况,不过日常都会定期进行心肺复苏的相关培训,有卫生救护证。

  “当时真的没想那么多,能帮助到乘客,把人救回来还是挺骄傲的。”谢丽莎表示。

  经诊断,男子仍有早搏的现象,需要留院观察。

  医生表示,如果没有这黄金时间的紧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记者 谢春晖 陈薇)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