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隆安县:特色产业挑大梁 乡村振兴底气足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广西隆安县:特色产业挑大梁 乡村振兴底气足

来源:农民日报2024-05-17 09:43

  连片的火龙果基地亮起灯光,如灯光星海,浪漫唯美的画面爆火出圈;林下生态养鸡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易地搬迁社区“点对点”送工服务热火朝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广西隆安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一批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农民增收多的特色产业开花结果。目前,全县建成连片100亩以上特色水果基地达516个,规模以上生态养殖基地162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基地)25家,年出栏5万羽以上的禽类养殖企业(基地)13家。

  产业壮大 农民更加富裕富足

  “暮色渐起,在隆安县连片火龙果种植基地,万盏催花灯化身繁星。”这是让网友惊艳的“灯光星海”场景。当地果园为延长火龙果光合作用时间,每当夜幕降临都会开灯进行补光作业。

  在隆安,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7.54万亩,百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126个,年产量超20万吨,火龙果产业为隆安县乡村常住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使隆安县一跃成为广西火龙果第一大县。走进广西金福火龙果种植基地5500亩的种植区内,翠绿的火龙果枝条连绵不绝,工人们忙着除草、施肥、剪枝。

  “我们探索出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村企合作享股金的‘五金’带农益农模式。”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黄志骁介绍,该模式已累计带动35个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1022万元,累计帮扶脱贫人口4.2万余人,还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邻近县区种植火龙果面积超2万亩。

  “五金”模式带农益农、带富益富,让火龙果成为“致富果”,脱贫户卢金标夫妇通过反向承包公司25亩火龙果,每年获得底薪6万元。卢金标说:“种出来的火龙果收成好,还有提成。”

  目前,隆安县仅火龙果、香蕉、柑橘类三项特色水果产业,每年支付人工工资超过6亿元,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隆安县还建设了农产品加工示范园,集仓储保鲜、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于一体。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拓宽利益链等举措,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农副产品供应交易集散中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产业兴旺 人才更愿回乡

  劳素婵和劳素娟姐妹俩是土生土长的隆安人,姐姐留学归来后在知名企业工作,妹妹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远离父母。

  “我希望通过返乡创业实现梦想。”她们返乡投农,用汗水浇灌这片土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姐妹花。

  2016年,劳素娟和劳素婵成立广西硕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聘请全国资深的火龙果专家组成服务队,近年来,火龙果每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并申请了24项国家专利。姐妹俩致富不忘乡亲,扶持脱贫户17户,以基地带动农户,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710多万元的收入。由于成绩突出,劳素婵被评为“广西三八红旗手”,劳素娟被隆安县农业农村局聘为农业技术员。

  乡村产业的振兴,就业岗位的增加,让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助力乡村振兴。

  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较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之一。脱贫户赵金会前一晚在微信群里报名到一家农场收甘蔗,第二天一早就和20多名工友一起,坐上社区安排的免费送工大巴到岗。

  隆安县为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问题,成立“小梁送工”就业服务站。“每天对接园区企业、农业基地用工需求,发布用工、务工信息,组织居民报名、租定车辆,次日清晨直接派送工人到基地和工厂,形成快捷、高效的‘点对点’送工服务模式。”该服务站站长梁佳介绍,通过“小梁送工”服务站,实现了企业与搬迁户的“双向奔赴”,帮助群众实现增收超过1600万元。(蒋颖)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落月

  • 第七届海峡汉服文化节在福州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5-31 09:30
试点成效如何?创新路上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需求?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发展还有哪些诉求?记者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实践者的诉求与心声。
2024-05-31 04:25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继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之后,该校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再获新突破,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2024-05-31 04:25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国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2024-05-31 04:25
商用车的智能化发展,提升了商用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在长途驾驶等多种场景下具有实用意义。
2024-05-30 07:52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
2024-05-30 07:50
研究团队分析了富含有益化学物质的橙皮提取物,研究其减少TMAO和三甲胺(TMA)产生的潜力。
2024-05-30 07:4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少华发现,很多孩子缺少动手能力,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类的兴趣不大、手动不勤。
2024-05-30 07:47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2024-05-30 07:45
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对幼虫来说,发光不仅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2024-05-30 07:44
由于量子比特非常敏感,需要将它们尽可能地与环境干扰隔离,因此新型制冷机也有助加快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
2024-05-29 09:2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否存在乳腺癌细胞。
2024-05-29 09:22
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
2024-05-29 09:22
此项成果将有力推动高品质血橙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并为后续血橙特异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核心素材。
2024-05-29 09:21
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预估至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千兆吨,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完成,相关论文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2024-05-29 04:55
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2024-05-29 04:55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家使用超过10年的旧洗衣机出现了故障,王先生决定购买一台新机,但家里这台旧机如何处理,让他犯了愁。经过对比选购,他最后在线下购得了一款洗干一体机。
2024-05-28 04:20
一年间,C919投入“京沪航线”、服务“春运”、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6月1日,东航将使用C919执飞“香港-上海”商业包机航班。
2024-05-28 09: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