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的秋天

2023-11-03
03 2023-11

18:12

分享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张立驰
  我来中央党校的时候,适逢党校的秋天。以前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见过香山秋天的红叶,惊诧于红叶之美,而当我在党校过完整个秋天的时候,我深深沉醉于党校的秋天。
  党校的秋天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如水洗一般,湛蓝湛蓝,清澈的天空不时飘来几缕白云,似少女洁白的轻纱。到了夜晚,明亮的月光铺满校园的房舍、道路、树木,暖暖的,一些活泼的月光悄悄跳进微波荡漾的掠燕湖中,悠扬的月光曲萦绕湖面。没有月亮的夜晚,深蓝的天幕中点缀着繁星点点,似调皮孩子狡黠的双眼,似乎在问,月亮去哪了?党校的水是明亮的,无论是掠燕湖、方舟湖还是水木园湖,湖水清澈透明,下有成群的鱼儿游来游去,水面上美丽的天鹅在嬉戏,不时拍打翅膀,激起一阵浪花,惊吓了觅食的鱼群。湛蓝的天空投射在清澈的水面,光影一体,宛如画境。在水天之间,耸立着一片片金黄的银杏林,亮得耀眼,一阵风吹过,金黄的叶浪翻滚,周边瞬间淹没于金色的海洋。同学们忍不住亲近银杏林,那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有的同学穿上黄色的外衣,兴奋地与银树林融为一体。秋末的时候,金黄的树叶落下,为大地扮上了亮眼的秋妆,风稍大的时候,一片片黄叶飞起,似乎在向人们传达最后的秋的讯息。
  党校的秋天是生机勃勃的。早上六点多,早起的同学有的已经开始了晨跑,还有的在习练八段锦、太极拳以及不知名的健身操。喜鹊等各种鸟儿也开始凑热闹,在枝头跳跃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八点前后是食堂忙碌的时刻,学员们早餐的时间到了。八点半以后,校园里开始安静下来,只有教室和报告厅生机盎然,一边是老师激情的讲授,一边是同学们沙沙的笔记声,课间休息的间隙,也是师生间交流和研讨时间。午餐后,是一天中较为闲适的时光,大家会自发地、三五成群地沿着校园道路两侧的林荫路边走边聊,或交流对课程的看法,或争论某一热点问题,或谈起彼此的成长,气氛宽松、愉悦,有时碰巧还能看见灵巧的小松鼠从林边呲溜一声跑过去。最常走的地方还有湖畔,三三两两的同学在这里散步,有的还带来食物投喂湖里的天鹅和锦鲤,人、天鹅、鱼儿、湖水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温馨的画面。下午课后,是党校一天中最为热闹的时候,跑道上、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游泳馆,到处都是矫健的身姿,激情四射的笑脸,生命的活力在此绽放。水木园湖边的跑道上,几乎每天傍晚都有一支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慢跑队伍,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成为这个秋季一道亮丽的风景。
  党校的秋天是厚重的。碧蓝的天空下、绿绿的草地旁、清澈的湖水边,在金黄的银杏叶的掩映下,一尊尊雕塑成了党校别样的风景,漫步校园,我们的目光一次次被这些雕像所吸引。主楼沿中轴线一路向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雕像,在开阔的草地上,他们一坐一站,目光遥望远方。每次路过这里,脑海里总不禁想起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一句话: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继续向北,在礼堂的南边,有一座6.5米高的雕像,便是中央党校的老校长——延安时期的毛泽东,老校长双手叉腰,眉宇微锁,目光坚毅,注视前方,他看向的是新中国的未来。老校长雕像南边的草地上便是著名的实事求是石刻,成群的鸽子喜欢在此落脚,同学们相约散步,也常常以此处为约,或许是心照不宣地一起来看看老校长。再往北,越过礼堂,在综合楼前面的广场上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雕像,雕像动感十足,小平同志精神矍铄,笑容满面,大踏步向前,亲切而自信,预示着改革开放的中国充满着无限活力。党校的雕塑还有很多,我所居住的18号学员楼下,就有焦裕禄的雕像,同学们每次经过都习惯性注视,仿佛“他”从未离开。
  党校的秋天是美丽的,然而这美丽的秋天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当你真正走进党校的历史,了解一座座雕像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今天的岁月安好,是因为有先辈们的负重前行。
  党校的秋天是美丽的,美于她的明亮、她的生机、她的厚重!
  (作者系淮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责编:李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