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62.7%,制造业税收对全区税收贡献度达44.4%,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9.2和2.3个百分点……
稳字当头,筑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
——“海门经济高质量运行”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4-05-17 字体:[ ]

“海门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发挥了支撑作用。”这是来自全区一季度重点工作观摩点评暨冲刺“双过半”会议上的点评。

工业稳,海门稳。海门区始终将工业经济稳增长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切实筑牢工业经济强支撑,全力推动“存量”“增量”齐头并进,工业开票销售、规上工业产值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增幅列全市第二,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62.7%,制造业税收对全区税收贡献度达44.4%,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9.2和2.3个百分点。

干字当头

开局就是决战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走势是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站在新的起点,海门以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率先破题为方向,“走在前、做示范”往深处走,围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增后劲,实现了工业经济稳健开局。

干字当头,开局就是决战。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将重心向工业经济聚焦,紧扣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先后召开了招商引资、作风建设、营商环境、城市发展、创新发展等大会。以问题为导向,区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惠企政策宣讲活动。区委常委任区镇第一书记,对事关工业经济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开展调研、专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各区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纷纷亮出好招、实招,拼经济、搏发展,你追我赶。

今年开局以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追赶氛围悄然形成,海门处处可见激情奋斗的模样。作为海门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的园区组,紧紧咬住时间节点,开局即决战。海门开发区将功夫下在服务上,推出了实实在在服务企业10条举措,构建了片区服务机制,挂钩联系企业全覆盖,切实帮助企业化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企业信心,一季度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幅度。

随着大块头项目竣工投产,作为沿海开发前沿阵地的海门港新区已成为海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年一开局,海门港新区以港产城人融合发展为目标,牢牢树立产业兴区、工业立区理念,以中天钢铁、艾郎风电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强链、补链、延链,构建先进金属材料及深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打造大产业,培育大企业,首季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展现了勇挑重担的责任。

各中心镇全力拼搏,从头从紧抓工业经济运行,正余镇、余东镇一马当先,以更扎实、更到位的举措勇夺经济运行一季度考核流动红旗。

释放增量

新增长点拉动力强

项目投入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牛鼻子”,昨天的投入,就是今天新的增长点。在2024年海门经贸投资洽谈会上,共有3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近年来,海门聚焦“3+3”主导产业,围绕10个产业细分赛道,构建覆盖境内外的招商网络体系,以更大格局拓宽招商渠道,领导招商、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平台招商、活动招商、以商引商,推动优质资源加速集聚海门。锚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大力招引“群主”“链主”和“配套专家”项目。强化项目推进机制,服务专班全程服务,不断刷新项目建设的海门速度。今年一季度签约重大项目21个,新开工重大项目10个。源源不断的优质大项目、好项目,催生了海门工业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全区年增2000万元开票销售的新增长点达到121个,创历史新高。

为推动新增长点产能快速释放,海门加大对新增长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优化完善“2大联席会议+8个经济工作推进专班”组织推进体系,全面落实“六项工作机制”,帮助提供用工招录、资金融通等要素保障,快速落实扶大扶优政策,为项目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今年1至3月,全区121个新增长点企业共完成开票销售306亿元,形成增量开票销售165.9亿元,有效拉动了工业经济高位增长。

中天钢铁是海门最大的新增长点企业,公司一期一步三条产线已于去年竣工投产,今年一季度三条产线开足马力组织生产,开票销售突破150亿元,同比翻番。

激活存量

动能转换发展后劲足

初夏时节,走进海门工业企业,听到企业家谈论最多的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智改数转,海门企业在发展动能转换中激活存量,发展后劲更足。

上月,南通中远重工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船用氨燃料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评审。船舶氨燃料是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具有零碳排放和来源广泛的优势,被认为是未来航运业实现脱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选择之一。该项目的成功验收,为该公司拓展船舶绿色新能源配套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与其相邻的省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五星级上云企业——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将科技创新与智改数转双向推进,打造科技型制造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了设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数字化,极大提升了企业创新能级,为该公司建造国内首制的极地探险邮轮、首艘大型LNG运输船等一批“国之重器”提供了技术、生产保障。今年首季,该公司实现开票销售22.77亿元,同比增长52.7%。

做专、做精、做特、做新,已成为海门企业家的共识,深耕细分行业,内涵提升,外延拓展。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建筑钢结构市场下滑的被动局面,全力拓展海工、工业模块、桥梁等市场,实现了逆势上扬,今年1至3月实现开票销售8.63亿元,同比增长43%。振康公司专注于焊接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并成功拓展到工业机器人领域,一季度开票销售超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62.7%,制造业税收对全区税收贡献度达44.4%,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9.2和2.3个百分点……
稳字当头,筑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
——“海门经济高质量运行”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4-05-17 字体:[ ]

“海门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发挥了支撑作用。”这是来自全区一季度重点工作观摩点评暨冲刺“双过半”会议上的点评。

工业稳,海门稳。海门区始终将工业经济稳增长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切实筑牢工业经济强支撑,全力推动“存量”“增量”齐头并进,工业开票销售、规上工业产值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增幅列全市第二,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62.7%,制造业税收对全区税收贡献度达44.4%,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9.2和2.3个百分点。

干字当头

开局就是决战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走势是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站在新的起点,海门以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率先破题为方向,“走在前、做示范”往深处走,围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增后劲,实现了工业经济稳健开局。

干字当头,开局就是决战。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将重心向工业经济聚焦,紧扣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先后召开了招商引资、作风建设、营商环境、城市发展、创新发展等大会。以问题为导向,区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惠企政策宣讲活动。区委常委任区镇第一书记,对事关工业经济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开展调研、专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各区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纷纷亮出好招、实招,拼经济、搏发展,你追我赶。

今年开局以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追赶氛围悄然形成,海门处处可见激情奋斗的模样。作为海门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的园区组,紧紧咬住时间节点,开局即决战。海门开发区将功夫下在服务上,推出了实实在在服务企业10条举措,构建了片区服务机制,挂钩联系企业全覆盖,切实帮助企业化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企业信心,一季度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幅度。

随着大块头项目竣工投产,作为沿海开发前沿阵地的海门港新区已成为海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年一开局,海门港新区以港产城人融合发展为目标,牢牢树立产业兴区、工业立区理念,以中天钢铁、艾郎风电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强链、补链、延链,构建先进金属材料及深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打造大产业,培育大企业,首季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展现了勇挑重担的责任。

各中心镇全力拼搏,从头从紧抓工业经济运行,正余镇、余东镇一马当先,以更扎实、更到位的举措勇夺经济运行一季度考核流动红旗。

释放增量

新增长点拉动力强

项目投入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牛鼻子”,昨天的投入,就是今天新的增长点。在2024年海门经贸投资洽谈会上,共有3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近年来,海门聚焦“3+3”主导产业,围绕10个产业细分赛道,构建覆盖境内外的招商网络体系,以更大格局拓宽招商渠道,领导招商、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平台招商、活动招商、以商引商,推动优质资源加速集聚海门。锚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大力招引“群主”“链主”和“配套专家”项目。强化项目推进机制,服务专班全程服务,不断刷新项目建设的海门速度。今年一季度签约重大项目21个,新开工重大项目10个。源源不断的优质大项目、好项目,催生了海门工业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全区年增2000万元开票销售的新增长点达到121个,创历史新高。

为推动新增长点产能快速释放,海门加大对新增长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优化完善“2大联席会议+8个经济工作推进专班”组织推进体系,全面落实“六项工作机制”,帮助提供用工招录、资金融通等要素保障,快速落实扶大扶优政策,为项目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今年1至3月,全区121个新增长点企业共完成开票销售306亿元,形成增量开票销售165.9亿元,有效拉动了工业经济高位增长。

中天钢铁是海门最大的新增长点企业,公司一期一步三条产线已于去年竣工投产,今年一季度三条产线开足马力组织生产,开票销售突破150亿元,同比翻番。

激活存量

动能转换发展后劲足

初夏时节,走进海门工业企业,听到企业家谈论最多的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智改数转,海门企业在发展动能转换中激活存量,发展后劲更足。

上月,南通中远重工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船用氨燃料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评审。船舶氨燃料是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具有零碳排放和来源广泛的优势,被认为是未来航运业实现脱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选择之一。该项目的成功验收,为该公司拓展船舶绿色新能源配套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与其相邻的省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五星级上云企业——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将科技创新与智改数转双向推进,打造科技型制造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了设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数字化,极大提升了企业创新能级,为该公司建造国内首制的极地探险邮轮、首艘大型LNG运输船等一批“国之重器”提供了技术、生产保障。今年首季,该公司实现开票销售22.77亿元,同比增长52.7%。

做专、做精、做特、做新,已成为海门企业家的共识,深耕细分行业,内涵提升,外延拓展。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建筑钢结构市场下滑的被动局面,全力拓展海工、工业模块、桥梁等市场,实现了逆势上扬,今年1至3月实现开票销售8.63亿元,同比增长43%。振康公司专注于焊接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并成功拓展到工业机器人领域,一季度开票销售超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