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柳州柳江高质量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素描
柳州日报  2024-05-16

  原标题:

  产业花开遍地香 乡村振兴动力足

  ——柳江区高质量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素描

村民采摘嘉宝果。

蓝莓喜获丰收。

蚕农查看蚕吐丝情况。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柳江大地生机勃勃,各类特色产业星罗棋布,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小蚕茧铺就“致富路”

  当前正值桑蚕养殖时期,柳州市柳江区里高镇的种桑养蚕产业让村民的荷包“鼓”了起来,生活像蜜一样甜。

  5月9日,笔者走进里高镇木吉村木吉屯的蚕房,看到蚕匾上密密麻麻爬着许多幼蚕,蚕农蒙爱云在碎桑叶,耐心细致地喂蚕。“我们的蚕蛋是从宜州进货回来的,‘小蚕共育’需要喂嫩桑叶,从繁育到出售‘蚕宝宝’大概需7天至9天,每张蚕茧的价格是360元。”蒙爱云说,他们根据蚕农的“蚕宝宝”订单数量开展“小蚕共育”,在蚕房里安装控温装置,进一步提高小蚕的免疫力,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发病率低。蚕农购买这些小蚕回去后,喂养20多天便可结茧出售。

  一边是小蚕共育,一边是养蚕结茧助增收,里高镇种桑养蚕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打造出一条完整的蚕茧“生产线”。在三合村水落屯的蚕房里,一排排整齐的蚕架子映入眼帘,成千上万只白白胖胖的蚕“躺”在架子上,蚕农在给它们喂食桑叶。而另一间蚕房里,“成熟”的蚕已进入吐丝阶段,等待结茧出售。据蚕农龙焕武介绍,他们一年大概能养10批蚕,每批能产600斤至700斤蚕茧。

  “我们一般是上门收购蚕茧,每批能收4万斤至5万斤,今年价格有所上涨,控制在28元/斤至30元/斤,收购后集中批发到桂林缫丝厂。”果郎村蚕茧收购站负责人刘先生说。

  产业瞄准了方向,群众尝到了甜头。据了解,里高镇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种桑养蚕,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提高蚕农种桑养蚕技术,将桑蚕产业打造成为绿色的富民产业。

  蓝莓树结出“致富果”

  5月10日,在位于柳江区土博镇甘贡村的柳州蓝博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蓝莓基地里,一簇簇色泽鲜亮的蓝莓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工人忙碌地穿梭在蓝莓树丛间,采摘成熟的果子,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该基地于2013年开始种植蓝莓,目前种植面积320亩,主要品种有蓝美1号、莱格西、蜜斯梯、奥尼尔等,预计亩产量2000斤,亩产值约1.3万元。基地除了接待游客入园采摘,还将部分果实采摘后批发至柳州市、广州市等地的各大批发市场、生鲜超市。今年蓝莓园于5月5日正式开园,5月下旬将进入蓝莓成熟的高峰期,采摘期持续到7月份。

  建设蓝莓基地,也为周边村屯富余劳动力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将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我们已与企业达成协议,将蓝莓进行深加工,计划生产一批蓝莓果汁,通过直播带货或者直接批发供应到各商超等,给蓝莓产业链增加新的销售方式。”柳州蓝博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韦云善说。

  近年来,该基地依托蓝莓特色产业,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餐厅、产品展示厅、冷库、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设置烧烤等场地,将农业与休闲观光结合,吸引了大批南宁、桂林、宜州等周边游客前来体验生态农业。

  嘉宝果串起“致富梦”

  嘉宝果形似葡萄,长在树干上,俗称“树葡萄”,融合了山竹、释迦、芭乐、凤梨4种水果口味,眼下正是成熟采摘旺季。

  5月7日,笔者走进进德镇乐山村祥林屯的炜粮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嘉宝果园看到,成片种植的果树长势喜人,成熟的嘉宝果挂满枝头,呈现出油亮的紫黑色,宛如一颗颗“黑珍珠”。这些硕大圆润的果实散发着独特的香味,剥开果实外皮,果肉水分充足,口感香甜清爽。

  “我们合作社2014年开始种植嘉宝果,目前种植面积40余亩,今年进入丰产期,亩产量5000斤,预计年产量3万斤至5万斤,市场价50元一斤。”合作社负责人韦炳多说,“五一”期间,嘉宝果园的累累硕果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前来抢“鲜”品尝,果园每日接待游客近200人次。

  据了解,成熟的嘉宝果直径1.5厘米至4厘米,富含花青素,口感软绵、细腻多汁、营养价值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果园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嘉宝果。

  近年来,进德镇念好农业“特”字经,推动精品水果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王海力 牙春柳 梁旎旎 傅丹琳 周宏山 摄影报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