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崇左宁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日报  2024-05-16

  原标题:

  宁明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条示范带“串”起和美乡村

面貌一新的城中镇木州民俗村。黄文伟 摄

  “一年不回来,村里变化真大。村道干净整洁多了,以前的臭水塘、乱竹林变成了宽敞的文化广场,晚上大家在这里跳舞、聊天,感到很幸福。”“五一”期间,崇左市宁明县亭亮镇院景村在广东务工的村民黄华勇返乡,对家乡的变化啧啧称赞。

  这是宁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新变化。近年来,宁明县因地制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打造三条示范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3年,宁明县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该县城中镇珠连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案例优秀试点村、广西兴边富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城中镇驮龙村、耀达村、珠连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亭亮镇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爱店镇荣获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镇。

  打造“一镇六村”示范带

  联农带农促增收

  每天下午3时起,城中镇驮龙村的马成芳夫妇就开始忙着腌肉、串肉、洗菜……“晚上7点半前要生火开摊,8点顾客就陆陆续续来了。”马成芳说。

  马成芳夫妇之前在广东务工,得知家乡旅游市场日益兴旺,2023年12月毅然返乡创业,在老家附近的温泉小镇商业街租了一个摊位,做起烧烤生意。夫妻俩诚信经营,做的烧烤味道不错,生意越来越好。“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真好,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人,一举两得。”马成芳对家乡的发展充满希望。

  近年来,宁明县依托花山岩画世界级“金名片”和景区优良生态优势,建成花山温泉小镇和忻龙温泉村、木州民俗村、珠山文艺村、花山美食村、法浦冷泉村、攀龙康养村“一镇六大文旅特色村”,建设香料厂、红糖作坊等农产品加工十大厂。同时,建成村集体经济产品展销中心,集中包装推销13个乡镇100多种土特产品,2023年带动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300万元。

  文旅建设热潮促进了旅游发展,游客越来越多了,农产品销售也随之增长。城中镇耀达村第一书记廖树珍表示,得益于游客增多,2023年耀达村手工红糖销量超12.2万公斤,比2022年增加1.7万多公斤,价格也提高20%,带动周围群众增收致富。

  旅游业的兴旺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务工就业的机会。广西宁明骆越文化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花山温泉小镇的290名员工中,就有267名来自宁明县各乡镇。

  构建“两高”沿线乡村示范带

  产业发展加速度

  5月13日,在距离崇爱高速不远处的宁明县明江新型现代化粮食生产产业园,宁明县春来好农机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的5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起秧苗,准备装车外运其他县(市)供种植。

  “今年秧苗的需求量增加不小,需求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预计育秧苗工作推迟到5月底结束。”该合作社技术主管谢航浩表示,有了便捷的交通,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也带动了合作社秧苗的销售。

  宁明县以南凭高铁、崇爱高速为依托,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构建高铁高速沿线农林产业型乡村示范带,建成年产值20亿元的天西合盛八角深加工产业园、海渊万亩花山小龙虾基地、亭亮万亩坚果种植示范基地,建成天西年出栏8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海渊粤桂肉羊产业园、明江新型现代化粮食生产产业园以及沿线3万亩中草药种植带,沿线农林产业蓬勃发展。其中,由广西宁明县腾宇工贸公司建设的亭亮万亩坚果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种植坚果面积2万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7个乡镇26个村民合作社发展坚果种植,建成坚果示范基地66个,带动全县累计种植坚果17.1万亩,直接受益农户1.2万多户。

  在基地的带动下,亭亮镇那潭村许多农民加入种植坚果行列,金光屯村民梁建明种植坚果200亩,2022年开始挂果,当年就收入10万元。

  创建边贸乡村示范带

  稳边兴边又富民

  这边种养生产忙,那边口岸边贸热。5月12日,在宁明县爱店镇,宁明县华彩进出口公司工人忙着将一批崭新的铁锨、镢头等农具装车,出口越南河内。

  “崇爱高速通车后,客商往来更频繁更密切,生意不断扩大,今年公司一季度进出口贸易额2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力争二季度有更好的增长。”华彩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丘耀华充满信心。

  宁明县抢抓崇爱高速竣工通车机遇,建好边贸发展平台,推进爱店口岸通道由“一进一出”变为“二进二出”,货场面积由75亩增加到103亩,提高通关效率。该县提前谋篇布局,调出2000亩用地,与南宁市委市政府、北投集团等就发展仓储物流、落地加工、跨境旅游等达成合作意向,口岸经济迎来后疫情时代的高速增长。2023年,爱店口岸进出口货量81.98万吨,同比增长190.3%;进出口货值453.99亿元,同比增长166.91%,货物进出口总量和总值均保持全区前三。

  爱店镇依托边贸优势,成立边民合作社4家,引导边民积极参与互市贸易,2023年发放分红236.08万元,惠及边民7038名,带动集体经济增收84.66万元,全镇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

  “我们社区田地少,边贸是主要收入来源。除了参加边民互市互助组得到分红外,边民还在边贸市场从事装卸工、代驾开车等,赚取劳务收入。”爱店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文强说,边贸让边民走上小康之路。

  在提高边民收入的同时,宁明县依托那党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店起义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中越边关“三月三”民族团结联欢以及各村屯“歌坡节”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边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提升乡风文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我们将根据宁明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持续在村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村屯治理方面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富民兴村的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宁明县委书记王耀雷表示。(记者 管林华 通讯员 吕桂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