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昆明文明网首页 > 文明评论

抓好“三大工程” 提升城市品质

2024-02-20 16:33 来源: 昆明日报

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形象与品质兼备,无疑是对城市的最佳褒扬。要获得这个殊荣,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载体,需要高质高效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不断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三大工程”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根据房地产市场新形势推出的重要举措,是拉动投资和内需的重要动力,也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幸福工程。2023年以来,中央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三大工程”的重要性,并作出顶层设计。进入2024年,各地紧锣密鼓安排落地实施,“三大工程”高频率出现。在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最近在主持召开听取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情况汇报会议上就明确提出,抓好城市更新改造工作,要注重与“三大工程”相统筹,同步落实“三大工程”建设相关要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相应表述。可以预见,“三大工程”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大工程”中,保障性住房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居者有其屋,是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头等大事。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住房条件,实现人民对“有房住、住好房、宜居房”的美好生活目标,一直是政策目标所向。今年,昆明市将在已有基础上,计划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9235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4000套,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随着保障房建设提速,更多住房“夹心层”的安居不再是梦,而将变为美好现实。有了“幸福窝”,更多青年才俊就能安心就业、创业,在昆明扎下根,与城市形成命运共同体,归属感、认同感更加强烈。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不可否认,在城市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如“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就显得滞后、不足。昆明作为特大城市,需要加快建设、完善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平时具备日常运营功能、用得着,急时具备应急响应能力、用得上,以提升城市韧性,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居住生活安全需求。昆明提出要努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就需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来加持。“高配”此类设施,将为城市发展提供硬支撑。
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在这项事关百姓福祉,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的工作上,昆明始终在稳步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今年,昆明将实施44个城中村改造、完成982个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城中村改造,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面貌,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将通过释放宝贵的土地资源带动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新发展阶段,要围绕“三大工程”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和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按照“施工图”一步一步扎实推进,让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给市场增信心,为人民添福祉。(一 孔)
相关新闻

图片头条

文明时评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主办中国文明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广媒)字第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