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以有形展现无形传承活态文化
龙船文化节、非遗美食市集、古韵文艺汇演、传统戏曲电影展映、城市考古定向挑战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着端午小长假,上海开启全城非遗嘉年华,各种类型的非遗、民俗活动在全市遍地开花,让人们亲近、爱上传统文化。[详情]
墨晕于纸,漾开万千可能
透过一扇扇大大的玻璃窗,可近距离“围观”工匠们“现场直播”点烟、翻晾、制墨、描金等墨锭制作的全过程,感受他们的屏气凝神。看得不过瘾,还能亲自上手,体验其中的部分工序,制作一锭“专属墨”。[详情]
指尖打开端午,感受非遗魅力
有别于市面上其他建筑类立体书,《打开老房子》的主角不是房子,而是修缮老房子的传统工艺和背后的工匠。[详情]

即时播报:

· 如何以有形展现无形传承活态文化· 墨晕于纸,漾开万千可能· 指尖打开端午,感受非遗魅力· “教育与研究”让博物馆有热度更有深度· 中俄文学交流续写新篇· 公园图书馆“忙”说明什么· 于北山先生的南宋文学研究· 早期文体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宁成春:为书制衣六十载· 儿童文艺,跨越时空的魅力· 现实人生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 叶嘉莹谈“诗教”· 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呈现开阔气象· 学诗:志高昂、情飞扬、人灵秀· 数字时代图书馆如何推动全民阅读· 从续写名著看文脉传承· 让书法艺术融入时代与生活· 古老文物的“青春密码”· 懂书,懂读者,开好书店
  • 资讯
  • 荐阅
  • 悦学
鼓乐艾叶粽香 文化韵味流长

鼓声阵阵,挥桨激浪。时值端午,各地举行赛龙舟活动,人们在奋楫争先的热闹氛围中,感受端午的文化魅力。[详情]

端午文化韵悠长

包粽子、插艾草、赛龙舟、吟诵诗歌、纪念先贤……作为中国首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端午节彰显着深厚的文化魅力,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详情]

走进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感受早商文明的璀璨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刻字符陶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冶铜坩埚。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刻字符大口陶尊。[详情]

查看更多
为流散文物铺设一条精神上的归途

考古学者为大众撰写的书,带有深深的行业烙印。有时候,我们将其称为一种“职业病”,或者说是一种情绪。[详情]

在流通中延续纸张的生命力

眼前,琳琅满目的500余种手工纸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60余家仍在使用传统造纸术的纸坊,这是杨波和崔振硕经年累月收集而来的“宝藏”。[详情]

《花灯调》倾心塑造乡村时代新人形象

写《花灯调》之初,我就明确目标,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第一书记向家明的形象塑造成一个时代新人形象。[详情]

查看更多
“一本书”引来一条产业链

在廊坊永清县,有100余家图书出版仓储企业,每天发出超过10万单图书快递,正保障着京津冀乃至全国消费者的阅读需求。在龙头企业的影响下,北京的印刷装订、零售批发、图书馆配、电商销售等100余家图书相关企业外迁疏解至永清。[详情]

白山黑水间,文保气象新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初夏时节,记者跟随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保护看基层”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东北,与您一同感受基层文物保护的脉搏与活力。[详情]

光明文化周末:弦歌文化与孔子定《诗经》

“弦歌”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歌唱形式。“弦”是指琴瑟类丝弦乐器,在弦乐器的伴奏下歌唱即为“弦歌”。《周礼·春官·小师》说:“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详情]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926033 传真:(010)67078854 投稿邮箱:reader@gmw.cn 在线QQ:1614962689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作家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