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阿勒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阿勒泰

来源:齐鲁晚报2024-05-19 09:03

  作者:张 莹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了,雪山、森林、牛羊、骏马——纯粹的生命力征服了观众。阿勒泰,成了每个看过《我的阿勒泰》的观众心中的向往地。

  《我的阿勒泰》原著作者李娟在接受采访时说:焦虑迷茫是正常的,这就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吧,你不困在这里面,就要困在那里面,有的人是困在疾病中,有的人是困在贫穷之中,有的人是困在繁忙的工作里面,困在空虚里,想摆脱这样的生活,又无能为力,是可以理解,可以正常存在的。

  松弛感,是阿勒泰的意义,而这部剧中的人物,最好地演绎了文学本身的表达。

  剧中19岁的巴太,“拥有一张无瑕的脸庞和清澈的目光,他身躯健硕宽厚,散发出独特的性感。他不善甜言,不做轻浮,只专心于呵护心中的小马”。少年的情怀和男性的荷尔蒙融为一体,他眷恋那带着书卷气如雏菊般的清新女孩。他执着于爱马“踏雪”的欢愉,却在心爱的姑娘遭遇危险时,射出残忍的一箭,让人坚信,一个少年璀璨夺目的爱情。

  马伊琍能够接这样一部戏,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繁花》之后,雷厉风行的精明老板娘颠覆形象,成了《我的阿勒泰》中的张凤侠。她扎着辫子头发凌乱,皮肤黝黑布满晒斑,穿着朴素端着盘子嗑瓜子,她在牧场中经营着小卖部,一边卖货一边和买东西的人谈八卦,悠然自得随性洒脱。她身上的侠气和马伊琍在访谈节目中的率性很吻合。

  马伊琍塑造的张凤侠完全摆脱了她之前固有的形象。她是一个不服气的女人,无论生活中还是剧中,张凤侠为爱远嫁,丈夫离开之后她念念不忘。开启了一段新的感情,却没想到碰上骗吃骗喝的坏人,但即便知道对方的目的,仍旧温柔相待;张凤侠又是时时散发母性光辉的母亲,在女儿遇到危险时紧紧将其护在身后。在马伊琍的诠释中,你会想到一个优秀的女演员同时也是生活的体验者。

  在《我的阿勒泰》中饰演李文秀的周依然,邻家女孩的样貌,却有着少女的灵动,她被称为因这部剧出圈的年轻演员。舞蹈专业出身的周依然,与剧中有着文学梦的少女文秀融为一体,她的眼眸中,有戈壁、草原、森林、雪山、牧场组成的广阔天地。

  城里打工不顺回乡的文秀,领会到当人不再居高临下,躺在草地里将视角无限接近地表时,“天是蓝的,风是甜的,花开得特别嫩,草地上的羊就和自由的花儿一样美……”

  当热爱文学的文秀,被告知“试着从自己的生活写起,去爱,去生活,去受伤。”你就明白文艺的力量就是共情。

  很多东西,打动人的就是那一瞬间。也许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也许是《漠河舞厅》,这次是《我的阿勒泰》,别说爱情了,当我们偶尔看到那样一句“大部分人和你已经见完此生的最后一面了”时,那种认同而又不安的共鸣,何尝不是重重一锤?

  没事刷视频的时候,上一秒一群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游走西藏,满是兴奋与踌躇:去年错过的风景,今年补上,因为上一次只盯着目的地,而忽略了路上的风景;下一秒一个看上去同龄的男人,对着镜头说,每个风口都没有踩上。这是人生不同的境遇,就像四季,就像《我的阿勒泰》开篇的风沙,剧中的唯美风景。

  被观众如此不约而同地喜爱,是因为它让人慵懒地偎在沙发里,不去刷手机,放下烦杂的思绪,去用《我的阿勒泰》消磨一些时光,然后找个时间,去找寻自己的阿勒泰。那也许是不冷不热的清晨,去附近山上呼吸的新鲜空气;也许是周末的午后,一群姐妹叽叽喳喳聊家长里短;也许是留学在外的90后驱车60公里看到的极光;也许是忙碌后的一段旅行;也许是房前屋后一角的宁静花园。

  “啥叫有用?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挺好嘛,自由自在的嘛!”

  “丢了就丢了嘛,再找回来就是了。”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

  “床塌了,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我睡觉?”

  《我的阿勒泰》用这样的松弛感,打动着俗世中的人们。

  《我的阿勒泰》让人在车水马龙中,想到也曾拥有或者想要找寻的治愈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阿勒泰吧!(张莹)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中国节·端午】卫护生命 追念先贤

  • 《盒子里的猫》:在人生盲盒中洞见温暖现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